人物速写:
孙淑文,1968年出生于榕城区,南枝拳第四代传人、市武术协会常务理事、振高少林武术学院负责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振高跌打药膏”的代表性传承人。
7岁开始跟着他的父亲孙振高学习南枝拳,14岁又跟随父亲学习医术。
孙淑文教授学生习武。林碧鸿 摄
“习武行医者当以‘德’为先。”这是孙淑文自习武行医以来一直恪守的原则。孙淑文的父亲是我市武术名师、骨伤科医生孙振高。自小跟着父亲习武学医的孙淑文在武术和医术上都有较高造诣。在武术方面,孙淑文精勤不倦,苦心钻研,多年来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武术比赛获奖无数。在医术方面,孙淑文继承了他父亲精湛的正骨医术,治愈的骨伤患者不计其数。
业精于勤,不遗余力弘扬武术文化
自7岁开始,孙淑文就跟着他的父亲学习南枝拳,在他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孙淑文起早摸黑,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拳术套路、刀法、棍法,并在各种武术比赛中获得一项又一项的奖项。随着孙淑文在武术界崭露头角,他在当地名声大噪。
孙淑文还努力学习狮艺。揭阳青狮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要把青狮舞好需要扎实的武术根基和深厚的武术功底。孙淑文作为南枝拳第四代传人,他把南枝拳的精髓融合到舞狮之中,利用南枝拳的灵活性将沉重庞大的狮子演绎得活灵活现。他的舞狮队时常出现在我市的各种重大活动和节日庆典上,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然而,孙淑文并不满足于自身取得的成就,他本着弘扬武术文化,传承武术精神的想法,创办了振高少林武术学院,为广大武术爱好者传授武艺。多年来,孙淑文的武术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2017年,在榕城区体育局的指导下,孙淑文筹建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武术训练中心。该中心每年为社会和有关单位培训武术人才1000多人,并组织人员多次在省、市、区各级全民健身活动中进行武术指导、表演,为推动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自学院创办至今,孙淑文带领的学生参加了无数场武术比赛,赢得的奖牌不计其数。在他学院的荣誉室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牌、奖状,“这是大儿子在2012年首届澳门国际武术节上参加武术套路锦标赛获得器械对练第一名,这是二儿子在参加2015年广东省第八届武术精英大赛中获得伏虎拳金奖,这是学院在去年参加‘中国体育彩票’汕头首届海丝武术文化节暨第四届大潮汕武术大赛上获集体项目三角拳一等奖……”孙淑文指着墙上的奖章如数家珍。
继承父业,扶贫济困深受患者好评
除了从父亲那里学得武艺之外,孙淑文也继承了他父亲的医术,他不断钻研,积累经验,探索出一套精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孙淑文还在他父亲研制的“振高跌打药膏”制作工序上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膏药质量标准。在孙淑文的努力下,“振高跌打药膏”制作工艺于2007年被列入揭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也成为这一传统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非遗传承人,我和我的家人都要更加努力发扬祖传技艺,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能够享受非遗的成果。”孙淑文向记者表露他的初心与愿望。
孙淑文告诉记者,他父亲生前在行医过程中每每遇到贫困患者都会为他们免除医药费用,受其父亲影响,他也一直坚持免费为贫困患者治疗。在诊所的一面墙上,两面红色锦旗尤为醒目,孙淑文指着其中的一面说:“这是在我们附近社区从事保洁工作的患者李秀雨送的。去年9月份的一天,他受伤来到我们诊所,经诊断发现他的右手桡尺骨骨折。在给他诊治后,为确保骨伤治愈的效果,我要求他每三天过来换一次药,但等了五六天后他才过来。经过交流才知道他是因为没凑够钱而没能及时过来,我就告诉他:没钱可以等有了再还,但是不能耽误病情。”后来看到李秀雨经济确实比较拮据,孙淑文就一分钱不收帮他把骨伤治好了。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孙淑文几十年如一日的行医生涯中不胜枚举。
在孙淑文的影响和培养下,他的两个儿子也都走上了习武行医之路。孙淑文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不管习武,还是行医,都离不开一个‘德’字。没有德,再精湛的武艺,再高明的医术,也只是徒劳。孙名国和孙名炜兄弟俩一直按照父亲的教导严格要求自己,在习武行医中丝毫不敢懈怠,赢得了周边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