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实景潮剧《沙家浜》剧照,由孙小华饰阿庆嫂,许仁敬饰胡司令,方展荣饰刁德一。
潮剧《沙家浜》于20世纪70年代的舞台剧照,由姚璇秋饰阿庆嫂,吴木泉饰胡司令,吴介孝饰刁德一。 资料图片
潮剧历来具有演绎红色经典、讴歌时代主旋律的优良传统,《沙家浜》是京剧八大样板戏之一, 1963年改编自沪剧的《芦荡火种》,后经国家领导人审定,毛泽东主席将剧名改为《沙家浜》。该剧讲述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18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敌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并一举歼灭进犯沙家浜的日伪军的故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潮汕地区不少文宣队以及揭西、澄海等多个潮剧团均演出过该剧。即将到来的9月3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笔者想起了之前潮剧老艺人讲述抗战潮剧《沙家浜》的排演故事。
以京剧为样板进行再创作
1970年,刚成立不久的汕头地区潮剧团接到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的演出任务。由于是样板戏,因此舞美设计的尺寸大小,音乐一腔一调,台词一字一句,表演一板一眼,都必须以京剧为样板,保持高度一致,不能走样。为演好这一抗战题材戏,剧团高度重视,兵分多路,逐个克服问题。
首先,派出朱楚珍、陈秦梦、吴木泉、范泽华、吴介孝、林野、林鸿飞、陈裕就,包括演员、导演、音乐等十名艺人前往北京,参加由中央开办的样板戏学习班(同时前往学习的还有汉剧和琼剧的艺人),观摩学习样板戏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当时京剧《沙家浜》主演者是大名鼎鼎的洪雪飞(饰阿庆嫂)、谭元寿(饰郭建光)、周和桐(饰胡传魁)、马长礼(饰刁德一)等,潮剧在学习借鉴京剧表演特点的基础上,回汕后迅速进行了新一轮再创造。此外,音乐上融入西洋乐器,加入了大提琴、小提琴等,并从社会上招来多名音乐人才,打破潮剧传统的“文武畔”伴奏,改为乐队全部集中演奏,并专门设置了指挥员。据老艺人回忆说,当时该剧的演奏人员多达二三十人。
荟萃名角形成超强演员团队
为了演好这出戏,剧团广纳人才,从潮安潮剧团调来唱腔高昂厚实的黄盛典和邱楚霞,从汕头市青年潮剧团调来了方展荣等,充实演员队伍。同时针对潮剧武打功底薄弱实际,从潮安杂技团特招5名身手矫健的小伙子,以配合剧中翻越敌墙等表演需要。考虑到武打演员体力消耗大,演出中间剧团重点给这5名年轻人加了“夜餐”,每人一个面包作为点心,享受了主角都没有的特别犒劳。
演员安排上也精挑细选,荟萃了一批名角形成超强团队,分别由朱楚珍饰演阿庆嫂的一线,林舜卿与邱楚霞为二线,姚璇秋为三线;黄盛典饰男主角郭建光,吴木泉饰胡传魁,吴介孝饰刁德一,范泽华饰沙奶奶,李有存饰刘副官。此外,郑蔡岳、张长城、黄清城、陈秦梦等名演员也在剧中扮演配角……导演由剧团团长麦飞担任。麦飞原名解传忠,山东省牟平县人,军人出身,抗战期间参加革命,后转业履新汕头地区文化局副局长,有部队工作经验的他对导演该剧胸有成竹。作曲由有“曲囚”美称的马飞担任。马飞在阿庆嫂的主唱段“风声紧”、郭建光的主唱段“听对岸响数枪声”以及“智斗”等唱腔设计上下足功夫,使唱段刚柔并济,余味回荡。
演出激发潮汕人民的爱国热情
由于上下高度重视,在1970年抗战胜利15周年之际,剧目演出取得异乎寻常的成功,在潮汕地区掀起“沙家浜”热,更激发了潮汕人民的爱国热情。同年该剧由林舜卿、黄盛典等领衔赴广州会演,风头与声誉盖过省粤剧,后又到深圳等地演出,同样获得当地媒体的高度评价。
主角黄盛典原是韩山师范学校的留校教师,因嗓音超凡,于50年代末被调到潮安文工团,后又进入潮安稻香潮剧团、潮安潮剧团任演员。他声如金玉,洪亮宽厚,音域宽阔,被专家誉为潮剧的“超黄金点的男高音”。他扮演的郭建光,朴实大方,风度潇洒,演唱极具激情,每当他唱起“朝霞映在阳澄湖上”唱段,观众禁不住跟着唱和,特别是当他唱到“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时,观众跟着节奏齐齐合唱,一时间,台上台下歌声汇成一片。而黄盛典的“听对岸响数枪声” ,唱声浑厚高亢,穿云裂帛,圆润通畅,荡气回肠,每场至此,观众掌声雷动。而身材魁梧的吴木泉扮演“草包”司令胡传魁形神俱足,获得观众的频频点赞,也因此流传着一则笑谈。一次演出时,台下一观众说:“这胡司令演得太好了!”另一人马上接着说:“那当然,听说为了给他养出个大肚子,政府每月专门拨给他4斤猪肉吃。”这话一出,听者垂涎三尺。不管传闻孰真孰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胡司令受到的优待,肯定让人艳羡不已,于是乎“胡司令每月特供4斤猪肉”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而更有意思的是,该剧在排演及交流演出过程中,饰演阿庆嫂的林舜卿得到广州京剧团演员王保德一家的大力帮助,两家后来结成亲家,成为一段梨园佳话。
抗战潮剧《沙家浜》以壮美的剧情,生动的人物,逼真的表演,昂扬的爱国情怀,受到万千观众的喜爱,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洗刷,其艺术色彩依旧灿烂,成为老一辈潮汕人历数难忘的潮剧红色经典。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