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特殊的成人礼俗,图为文化部门以情景再现的形式介绍“出花园”。 综 图
像往年一样,接近农历七月,笔者总会收到一些糖果,这是因为有亲戚朋友的子或孙要“出花园”了而送来分享喜悦的。这意味着亲朋好友家中又有一位孩子即将走上成人的路,真是值得高兴。近期在品工夫茶闲聊时,朋友们总会提到这样的话题:“出花园”这风俗是什么时候形成?为什么潮汕行成人礼叫“出花园”,而且流传很久,至今不衰?那就来试着说一说。
潮汕民间计算年龄,喜用虚龄计算,即用“年对年,多一年”的方法。潮人视虚龄十五岁即为成人(古人称成童),需行“成人礼”。潮汕人行成人礼很有特色,名曰“出花园”, 民俗学专家钟敬文教授说“出花园”是“一种特殊的成人礼”。
以前潮汕人凡家中有婴儿者,都需在农历七月初七日拜“九子母神”(潮阳称床脚婆,潮安、揭阳称公婆母)。九子母神即佛经中的九子鬼母。据《佛说鬼子母经》,王舍城有佛出世,举行庆贺会。五百人在赴会途中遇一怀孕女子(即后来的鬼子母)。女子随行,中途流产,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女子发下毒誓,来生要投生王舍城,食尽城中小儿。后来她果然应誓,投生王舍城后生下五百儿女,之后每日都捕捉城中小儿喂之。佛祖知悉后,劝她改恶从善,不听。于是,佛祖用神力将她最心爱的小儿子嫔伽罗扣在托钵下以示惩戒。鬼子母寻遍天下而不得,悲痛欲绝,只好哀求佛祖施助。佛祖说,你有五百子,仅失一子,就如此悲痛,人家只有一两个儿女,你竟把他们的孩子吃掉,难道他们的父母就不痛心吗?鬼子母听后,恍然大悟,愿意接受五戒,皈依佛法,改恶从善。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鬼子母因此成为护法二十诸天之一,成为保护小孩的“诃利帝母”(梵文音译)。但凡“有疾病无儿息者,飨食荐之,咸皆遂愿”。佛教自汉末传入中国后,逐渐世俗化,并广泛吸收中国元素,民间将鬼子母当作送子娘娘供奉。有人称为欢喜母、爱子母。在佛寺中的造像是汉族中年妇女,身边围绕着一群小孩,手抚或怀抱着一个或多个小孩。她的生日是七月初七,所以在这一日,家中有小孩者都要跪拜,其意在得到她的保佑。
民国翁辉东辑《风俗志》(列饶宗颐总纂《潮州志》之一)说:“七月初七日九子母诞,有婴孩之家,必祀九子母于床上,值男女十五岁时,即于是日盛大祭祀,谓为出花园。”
即过了虚龄十五岁以后,小孩已是成人,不需九子母神保佑,但这最后一次祭拜子母神要郑重其事,这一次行礼即“出花园”。
清代陈坤(1821~?),字子厚,浙江钱塘人,幼年随祖父到潮,大兴监生出身。历任大埔县典史、海阳县典史,海阳县丞,同治元年(1862)署潮阳知县,在任职二年中,广泛关注潮汕民俗。光绪元年(1875)又到广州勾檄军需,得闲,写《岭南杂事诗钞》八卷(光绪粤东艺苑楼刻)的竹枝词,有不少涉及潮汕(粤东)的民风民俗。其中卷五有诗谈到潮人的成人礼即“出花园”的由来,这样说:花开花落漫论论,雨露栽培在本根。
预卜春风红杏好,一枝今已出花园。
粤俗,凡生子而虑难育者,辄请禄神至家供奉。俟此子十六岁时(俗多以十五岁),倩道士以纸为园,设列盆花,令此子入坐其中,道士扮花公、花妈为之宣诵。既毕,遣此子出,焚园而归,乃罢禄神之祀,谓之出花园。
民间对出花园有另一种传说,以为人在童婴时,有祖父母、父母和兄姐的呵护,如同生活在“花园”中,一路鲜花。而已经是成人走上社会,就再不是一路鲜花,说不定还有荆棘。于是,把行成人礼称之为“出花园”,这是从字面上解释,是从人生的经验总结而来,也无不可。
孔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古人叫“成童”,孔子说他到这个年龄立志要做学问。美国法律规定,十六岁以上可以开车、喝酒,脱离父母,搬出去住,这是他们的“成童”。从古到今,从东到西,对十五岁这个特定年龄都有特殊意义。也说明潮人为什么要“出花园”,而又那么重视。
潮人“出花园”的民俗,让人感受到民风的淳朴和成长的记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温热与文明的晖光。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