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由“表情包”谈古物修缮
发布时间: 2020-07-28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彭妙艳

  近日,在网络上看到一则甘肃西和县法镜寺石窟内的几尊佛像经过修缮后表情“诙谐幽默”,成了“表情包”佛像的新闻,以及相关的短评。说实在,感到啼笑皆非。但又以为这其实不是“孤例”,于是想作议论。


  古物修缮出现“走样”“变型”现象,在全国很常见,而把庄严肃穆的佛像重修成嬉皮笑脸的“表情包”,只是千奇百怪的一种,可以说已属见怪不怪的现象了,而所以还要奇而怪之,想要认真而严肃地议论一番,无非是忧其泛滥成灾,但人们麻木了,积重难返。


  当然,如同其他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有其规律一样,古物重修“走样”的出现,原因错综复杂,但说到底,则是工艺技能问题,也就是说,是在古物恢复技能方面存在某些缺失,所以在“不能胜任”上暴露出来。以佛像变成“表情包”为例,则是造像技艺的不过关。由于原作模糊之故,修缮者又缺乏对于佛像形象应当具备的认识才能,因之在如何保证“如旧”上失控了。这种现象很普通。但不是恶补一下美术知识就可以解决的,还要有综合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才行。因为后者非但可以解决“复原”,还可一定程度实施创新。也即对于古物原来存在的“不足”“短板”予以提升与完善,从而通过修缮实现更好的保护。好像北京天安门、潮州湘子桥的重修中,在保证旧的风貌的同时,也在提升高度上做了调整,从而使其在改变了的生态环境中融洽,焕发新的生命力。否则,就易流于失败。


  之所以出现古物重修后的走样,价值受损,原因在于古物千姿百态,而又在历史中被逐步磨损,面目有“非”,使人在“认识”上存在困难,“复原”难以名副其实。如何解决?一方面是加强对古物的认知,通过广泛的对于存在实体的了解增强认知程度。另一方面,仅有“实践”或者还受到各种局限与制约,所以还得有理论的、知识的学习与训练,从环境的、建筑的、美术的乃至哲学的、考古的、社会的各种学问的综合训练,方能在“走近”古物上找到门径。因为古物是综合体,需具综合的知识、才能方能“对应”解决。许多一般的工匠,是难以胜任的。


  所以,要解决佛像不被修成“表情包”,除了维修队伍的资质保证外,实际修缮技能的保障更为重要,没有这一保障,其他都容易成为空谈。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里也可以得到同理的启发。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