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警惕!趣味玩具变伤人“暗器”
发布时间: 2020-07-10 来源: 揭阳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潘彬彬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成为了每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必需品,不但可以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有趣,还能够让孩子通过动手探索更多未知的区域,提高感知能力,从而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但如果玩具选购不当或者使用不当,也会有安全隐患,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近日,就有市民家里发生孩子在玩弹珠时不慎把电视屏幕弹坏了的小事故,此外,也有市民的孩子因玩具小零件脱落而发生误食、误吞或将玩具零件塞进耳、鼻、喉的意外。


  对此,儿科医生提醒,家长在给孩子选购玩具时要注重安全性,最好是根据孩子年龄选择适合的玩具,尽量避开细小零件多的玩具,以免有零部件脱落被孩子误食的安全隐患。


  事 例1    玻璃弹珠弹坏电视屏幕


  “还好电视屏幕只是凹陷损坏,没有发生其他意外。”近日,市民林先生向本报反映,他的儿子在玩弹珠时不小心将家里液晶电视屏幕弹坏,需要重新购买电视机。


  林先生告诉记者,事发当天晚上,他带着孩子到超市购物时,孩子对超市里的弹珠机一时起了兴趣,便投币玩了起来,最后玩剩下一些弹珠带了回家。“回家之后孩子囔囔着要看动画片,我让他在客厅里看电视,自己则到楼上忙自己的事情。”林先生说,自己上楼一段时间后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声音,之后又听到孩子的喊叫声,惊觉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赶紧下楼查看。原来是孩子一边把玩弹珠一边看电视,当看到情绪激动时一不小心就把手里的弹珠向液晶电视扔了过去,导致电视屏幕中间位置凹陷下去,整个黑屏了。“我看了一下, 那颗玻璃弹珠差不多蛋黄大小,其实挺危险的,如果弹到其他玻璃制品导致玻璃碎裂溅飞,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事后,林先生教育了孩子一番,因为电视机已经过了保修期,他考虑再三之后决定不维修了,直接购买新的电视机。“以后有危险性的玩具还是少给孩子玩,以免发生什么事故。”林先生有些后怕地说。


  事 例 2     玩具LED小灯泡塞鼻孔


  事实上,部分玩具除了因使用不当而带来安全隐患,还可能因其自身的产品设计而对孩子造成身体伤害,比如玩具上有过多细小零配件或者产品有棱角、表面过于锋利等都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让孩子很受伤。


  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她不到两周岁的女儿就试过将玩具上脱落的一颗LED小灯泡塞进鼻子里,最终不得不到医院让医生帮忙取出。回忆起事发时的场景,陈女士还心有余悸,她说,当天晚上10时许,正在和哥哥姐姐一起玩玩具的女儿突然号啕大哭,一开始陈女士以为是女儿因为和哥哥姐姐抢玩具而闹情绪,但是后来看到女儿一直在揉鼻子,还表现出难受的样子,她就怀疑女儿可能将什么小东西塞进鼻子里。


  之后,陈女士找来手电筒对着女儿鼻子照了下,发现鼻腔里似乎有异物,大吃一惊的她又拿着婴儿清洁镊子想要夹出女儿鼻子里东西,但是女儿一直又哭又闹的,让她无从下手。尝试几次后陈女士就放弃了,径直带着女儿到医院处理。最终,在医生的帮忙下,陈女士女儿鼻子里的异物被取了出来,竟是一颗黄豆大小的红色LED小灯泡。“回家之后我把家里物品检查了一遍,发现是女儿的闪光棒玩具上的led灯泡脱落了,她又还不懂事,就把灯泡往鼻子里塞,还好发现得及时,不致发生什么严重后果。”陈女士如是说。


  提 醒    小部件玩具易造成误吞和窒息


  此前,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有关消费提示,提醒家长要警惕玩具窒息风险。根据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系统统计,2017~2019年,0~14岁儿童的玩具产品误吞伤害和窒息伤害事件共200余例,儿童玩具产品误吞和窒息事故已经成为不能轻视的安全问题。


  对此,儿科医生林医生表示,儿童特别是两三岁的幼儿,因为好奇心强,常常会把一些小物件,如玩具配件、钮扣电池、硬币、玻璃球等吃到嘴巴里或者塞到耳朵和鼻子里,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窒息。


  林医生提醒,家长平时应妥善收好零碎物品,并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平时注意多教育孩子不要随意往嘴巴、鼻子或耳朵里塞东西,防患于未然。同时应加强观察,一旦发现孩子误食误吞异物,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防止异物在身体内存留时间过长,引发危险。


  而为有效避免玩具窒息事件的发生,林医生也建议,家长在为孩子选购玩具时首先要关注玩具的安全性,应从正规渠道购买正规产品,同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年龄段购买相应的玩具,特别是不能购买“3岁以上年龄段”的玩具给3岁以下的儿童使用。购买玩具之后家长要仔细检查玩具零部件是否牢固,并认真阅读说明书,尤其是关注其警告用语和注意事项,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玩具;平时家长要经常对玩具进行清洁、消毒和检查,如发现玩具有损坏或零部件脱落的情况,应及时清理干净,以免孩子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