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游览三溪大峡谷
发布时间: 2020-06-02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枕石听泉”,石在泉上,泉绕石旁,相得益彰。

  夏日,几位朋友相约赴安徽休宁县三溪大峡谷。一路崇山峻岭,绿意盎然。山里的雨说来就来,顿时烟雨蒙蒙,云遮雾绕,又是一番迷人景致。

  途中简单用过午餐,到了目的地已云开雾散。空气异常清新,茂林修竹被雨水滴落得愈发青翠。“云溪桥”的廊道飞檐翘角,淙淙溪流从桥下流经,却不见源头。放眼望去,满目青山白云,或许正如桥名,溪头在云的深处吧。

  踏过廊桥向峡谷走去,一片徽派建筑掩映在田园间,粉墙黛瓦与山水相映,呈现典雅的乡村风光。导游告诉我们,大洪溪、寒冲溪、莲花溪三条溪流在此汇集,三溪大峡谷由此而名。

  各色的油纸伞悬挂于长廊下,飘逸有致。在幽静的山谷中,只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仿佛浮现徽州女子撑把油纸伞,从悠长的轻烟小巷款款而来,那曼妙的身姿一如眼前美景。

  山崖上,一个巨大的“寿”字闪着金光。仔细一看,大有来头。据休宁县志记载,光绪十八年,休宁状元黄思永五旬大寿,慈禧御赐亲笔“寿”字。黄思永为感其恩,特将手书“寿”字刻在三溪南瓜峰石壁上,寓意“寿比南山”。

  沿着台阶向山肚走去,水流时急时缓,声响不绝于耳。大大小小的石块一律被水流打磨得温润如玉,即便奇形怪状,亦有圆润之感。有的石块歪斜在一边,有的石块露出水面,似禽似兽、像人像物,可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你说像什么,它就是什么,越赏越有趣,越品越有味。眼前一块高约2米、宽1米的石头,其前额向后倾斜,眉棱向前突出,齿槽前移,下颏后缩,眼窝、鼻孔、嘴唇清晰可见,活脱脱一副北京猿人模样,令人忍俊不禁。

  石状如鳌头,栩栩如生。也许大家期望子女的学业能独占鳌头,不由自主地驻足凝视,心中默默许愿。一石直立在眼前,迎面光滑如镜,水仍在不停地打磨,似乎真有一天能成为一面镜子。

  平滑的石上写有“枕石听泉”字样,哗啦啦的泉水流过,石在泉上,泉绕石旁,相得益彰。不知哪位仙人夜晚到此,以石为枕,仰望一轮明月,树影婆娑,清风徐来,听潺潺泉声入眠,岂不是神仙般的日子。做为凡人的我们,能有这份闲情和心境已足矣。

  一路上,野花野草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岩壁上几株怒放的花,鲜红的色彩点缀在万绿丛中。古木繁茂,盘曲的虬枝伸向栈道,那苍老的神态像一位长者,我们只得恭敬地绕过。

  深浅不一的潭泛着绿色,如一块块翡翠。浅浅的潭水清澈明净,一尘不染,小鱼儿正在戏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深不见底的潭,则波光树影,溢彩吐绿。

  我们或漫步在溪边,掬一捧清凌凌的水,让它从指间细细漏下;或行走于绝壁,触摸布满苔藓的岩石,感怀大自然的神奇;或步步登高,追逐山间的白云;或信步桥上,越过湍急的溪流。一路瀑布相伴,千姿百态。有的高高悬挂,急流飞溅,将老树桩冲得团团转;有的温情脉脉,不疾不徐,轻抚着鹅卵石;有的孤单一帘,傲立山间;有的三五成群,相互映衬。

  一连几十级台阶的“好汉坡”,越往上爬越吃劲,隐隐约约的声响也越大,终于到达观景台,我们被气势磅礴的瀑布震撼了。只见一条水龙从山顶倾泻而下,落差一百来米的“玉带瀑”,恰如一条玉带从天而降,飞流直下,水光四射;又似银河泻落,状如悬练。飞瀑击石,雪花一般纷纷扬扬,玉珠似的滚落一地。缥缈的雾气中,吼声阵阵,宛如鼓瑟齐奏,在幽谷中回荡。雾滴时不时溅在脸上,清凉爽快,心旷神怡,登顶的疲倦感早已全消。

  此处是源头吗?显然不是。经年不息的泉水是流淌的乳汁,甘甜中饱含养分,哺育一代代徽州人;是涌动的血脉,激越中蕴藏厚重,将徽州文化润得愈加璀璨。唐红生 文/图


(编辑:孙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