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逶迤起伏在海拔不高的群山之中,人行于其间,仿若荡悠的秋千。综 图
两千多年前春秋名人——伍子胥的“逃难之路”,今成“徒步古道”,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城北七八里。
徒步道,一头是复建如旧的古昭关城门楼,一头是宋王安石先生称颂的“褒禅山”。整个步道,约为7.8公里,逶迤起伏在海拔不高的群山之中,人行于其间,如若荡悠的秋千,舒缓;灌木丛生,松树虬髯,深吸,清新开胸,原始的芬芳。
起点,城门楼,青砖褐瓦,雕梁画栋,高大伟壮。老街,复古的酒肆茶坊,飘动的黄店招,节次的小红灯笼,古春秋人的物像与老水井,仿若穿越到宋时《清明上河图》中繁华与喧闹的时光。
曾经荆棘丛生,如今柏油路徒步道,从古昭关旅游集散中心向上蜿蜒,倏然消失在尽头的密林中,隐去了它的去向。道旁的格桑花和莫名的花草,微曦下晶莹剔透,姹紫嫣红,和风摇曳,清新与爽朗。一路密麻的松林,如松的陈列馆,造型各异,或虬曲冉然,或相携偎依,宛如盆景工艺之逸美。
坡顶,山中出“名湖”——“千金湖”到了。罅隙里隐现水的渺渺,光的粼粼,好文雅又神奇的名字,安然在群山的底部,把徒步道在此扭了个弯。“烟雨楼”,飞檐走壁,风雨褐色牌匾上“少女投湖”的传说,令我对千金湖水库,陡添些许的想象。公元前522年,一个素不相识,且前程未卜的逃难之人,在偶遇浣溪少女的搭救下,躲过追缉、饥饿与灾难。得势之时,不忘贵人相救,欲故地重金报恩。可惜伍子胥没能想到被祸及的少女,十年前已投湖自尽,这令他肃然起敬,毅然一掷千金于湖中,“千金湖”由此得名。江北丘陵山间水库常有,但有此美名与文化的水库并不多见。
S形的弯道上,骑游的年轻人,坚强卖力地奔向山巅,这怕是峰回道转后的开阔了。果不其然,一个足球场大的平台铺成在空旷里,“鳌鱼岭”广场廊道及仿古凉亭刚新建落成于此。疲踩数百台阶,登台边山峰上的“清风阁”。俯瞰,群山巍峨,葱茏滴翠,湖光山色。
下坡,遇见伍子胥歇过脚的“大庙村”。田野阡陌,小桥流水,鸡犬之声相闻。青石拱桥,百年古树,参天茂盛。双节竹如竖立的中指,俊朗挺拔,农舍门前土特产品香气四溢。远望,稻谷飘绿,清香浓郁,一派怡然风光吸引了我们驻足赞赏。忽忆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不过如此吧。
终点,褒禅山风景区大门。大石刻景牌高耸山寺前。繁体“华阳胜境”几个大字遒劲有力,风骨尽显。“慧褒道场”旁依山边,金碧辉煌,灵光闪闪,禅音袅萦,若置临仙境瑶台一般。
“千古传奇在脚下,一路山水历史中。”来之所幸,悟之所叹,含山含水,臻善臻美。
孙邦明
(编辑:孙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