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中国足球搞限薪,球员离“货真价实”还会远吗?
发布时间: 2019-11-22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中国足球又要搞事情。据媒体报道,国内球员限薪将有大动作:中超俱乐部依然不能超过1000万元,中甲和中乙联赛下赛季的顶薪分别是500万元和300万元。媒体解读认为,这有利于给俱乐部减负,也有利于激励中国球员去国外联赛闯荡。为了保障新规顺利实施,如果发现有阴阳合同,发现一例,就罚掉违规俱乐部3个联赛积分。


  中国足球苦得了不少人,球员拿着高工资为何踢得如此差劲,这几乎成了很多球迷的未解之谜。前几天球迷津津乐道的中叙之战,在比赛中头球攻破国足球门的叙利亚球员奥马里,他的月薪只有10万叙利亚镑,约合人民币1600元,甚至大幅低于我国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而中国球员薪水大大高于这个数字,国脚年薪上千万很普遍。


  国足的表现让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没有资格拿这么高的工资,所以此次新规曝光后,球迷普遍持支持态度。这种态度是基于一种朴素的理解,所谓“货真价实”,水平当然要与待遇相匹配。但现实世界的规则要来得更为复杂,就像一个演技拙劣的明星一年却赚得盆满钵满,价格泡沫不仅存在于足球行业。中国球员工资高是有一定的理由的,市场较大,足球人才紧缺,资本的介入,这些因素都让球员工资水涨船高,归根结底市场对球员高工资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事实证明,在当下的足球环境下,球员高工资无益于中国足球的发展。一个简单的逻辑,如果在国内就能得到高工资,那球员为何要去海外闯荡?限薪并非中国足协的独创,韩国的做法被经常提及,因为有了限薪令,球员如果要想获得更高的工资,就必须苦练内功赴海外发展。如今韩国很多球员活跃在五大联赛,其国内的限薪制度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限薪并非简单为了推动球员留洋,更主要是为了让行业健康发展。NBA有工资帽制度,通过限制薪水,保证联赛小球会的利益。中超联赛这两年大搞金元足球,很多球队不堪重负。


  对于有钱的俱乐部来说,球员高工资并不是什么问题。而那些资金实力有限的俱乐部,则只能多一些自知之明,所以在最近一轮中甲联赛比赛中,有球迷质疑部分球队升超意愿不强烈,其背后的道理也很简单,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中超太烧钱,有的俱乐部真的烧不起。


  对升超避之不及,这样的场景恰恰反映目前的联赛生态不正常。此次通知提到,限薪目的是为了推动各级职业联赛的健康发展,降低职业联赛俱乐部财务负担,规范薪酬体系、转会市场,严格监管措施,推进职业俱乐部青训工作并保护俱乐部青训利益。这其中,尤其要强调限薪对青训工作的影响。过去说中国足球发展停滞不前是因为青训不给力,对于俱乐部来说,青训的动力大不大,限薪令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没有限薪制度的情况下,球队好不容易培养出的好球员,就可能被有钱的俱乐部买走,培养出的球员无法为球队作贡献,球队青训动力不足也就不难理解。


  中国足球搞限薪制度,既是出于安慰球迷,缓解社会不满情绪,但更主要应该是出于行业的长远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新政曝光后,各界普遍持欢迎态度的原因。不过,唯一让人失望的是,此次限薪仍然有着浓厚的行政色彩,这是国外限薪制度所不存在的。限薪不应该成为一种行政行为,而更应当成为一个行业的共识,单纯一纸公文就限薪,这不符合当下的办事规则。各个俱乐部对于联赛如何发展应该有充分的发言权,只有形成这样的互动氛围,限薪令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编辑: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