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窑洞灯光今犹在
发布时间: 2019-08-21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刘玉新

  多少次梦中走进延安,多少次梦中走进杨家岭的窑洞,从小学起就埋下了无限神往的种子。书里书外,一幅幅的画面总是在脑子里浮现:宝塔山,延水河,杨家岭,王家坪,那些土黄的山山茆茆、沟沟壑壑在最艰难的日子举起了抗战的大旗,成为了革命的圣地,这样的一个地方究竟有着怎样神奇?吸引了那么多的有识之士不顾一切地日夜兼程?

  当我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的时候,我的心中有了答案。在纪念馆里,我从一楼到二楼,仔仔细细地把所有的馆藏看了个遍,延安,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八路军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是因为延安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伟大斗争最为契合的实践,换句话说,中国革命找到了最正确的指导思想,因此,国内外仁人志士的风云际会就情在理中了,他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抗日斗争的曙光,看到了毛主席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希望。

  墙上的照片很多都是我第一次看到,陕西,从大革命时期就有一批有志青年投身革命,有些名字居然从没听说过,但却看到了人家上世纪初的英文译著,即使是今天,也是了不得的成就。也是第一次知道《东方红》的词作者,五十年前就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天天爱唱的歌,创作的人居然是陕北农民李有源,我看着李有源的照片,不禁肃然起敬,要不是发自内心对毛主席的热爱,发自内心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是不会产生如此的经典之作的。

  展厅的内容太多,印象最深的还是“八载干戈仗延安”,从根据地的创建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到自力更生窑洞大学的开班,都是围绕抗战一一展开,因此,也成了我重点参观的内容。窑洞的里里外外,都凝聚着一腔腔火热的心,边区的上上下下,都洋溢着满脸的喜悦。照片虽赶不上今天的清晰,但岁月的痕迹却更让我们感受到革命的艰难困苦,对比之下,和平年代的幸福美好真应该好好珍惜。

  走出纪念馆的时候,我再次看到在广场毛主席的铜像后面,纪念馆的七孔高大的窑洞门厅巍然矗立,这样的寓意恰是当年延安的写照。在宝塔山下,在延水河边,那些依旧记忆着时代风采的窑洞同样在告诉我们,这里,永远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永远闪耀着革命的灯火,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中国革命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在延安,自然要到杨家岭,到杨家岭看窑洞。那些窑洞从外形上看与老百姓的窑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就是当年老百姓住过的窑洞,可是,如果你稍稍了解一点中国革命的历史,你就知道,那些窑洞可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它们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一段辉煌的历程。

  抗战期间,党中央毛主席的一道道命令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著名的《论持久战》就是在这里诞生,窑洞的灯火照亮了一个黑暗的世界。我在毛主席、朱德总司令住过的窑洞里一步步地丈量过,低矮、狭窄简陋到不可想象,甚至两孔窑洞之间的过道也需要弯着腰才能勉强通过。我去的时候正好是大晴天,光线明亮,但依然感觉并不敞亮,如果是雨天的话,一定黯淡许多,也会潮湿许多,要是夜间开会办公,就更增加了困难,然而就是这样,一方方木桌,一盏盏马灯,毛主席写出了世界名著,党中央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窑洞,成了中国革命的又一摇篮,窑洞,也成了革命圣地最好的象征。

  回首杨家岭,不禁感慨万般。一面山坡,一条长冲,一孔窑洞,却树起了一面令世界瞩目的旗帜,无论将来世界怎样变化,这里,永远坚定着共产党人的一颗初心。

(编辑:孙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