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纸短情长话父亲
发布时间: 2019-06-19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陈耿洪

  有一种爱,沉默寡言,默默滋养你的生命;有一种爱,细水长流,悄悄庇护你的成长。有一个人,他用坚实的臂弯托起一个家;有一个人,他用笔直的脊梁挺起一片天。这种爱,是父爱;这个人,是父亲,那是让我一提起笔就力重千钧的父亲。父爱那么深沉、执着,但很长一段时间,却被我忽略,甚至于排斥着。因此,对于父亲,我一直是心怀愧疚的。


  父亲于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出生,在他只有几岁时,爷爷就因病去世了。体弱的奶奶带着大伯、姑姑、父亲、刚刚出生的叔叔,这样的家庭有多困难可想而知。那个年代,和大多数人一样,父亲在童年时就帮忙挑起家庭的重担。


  我出生的那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田地到户,家里分了几亩田,父亲早出晚归下田劳动,有时到附近打小工,一年三百多天只有春节几天是闲着的。在我读小学时,父亲到村里的瓦厂“做瓦”。做瓦,是一种重体力活。在露天土埕上,用瓦割切了一块软土丢在瓦架上,用脚快速踩了四五下,割平,然后走几步弯腰倒盖在埕面上,一片瓦生成了,晒几小时后再把瓦片一片片地收齐搬好。烈日下,父亲挥汗如雨,不停地用手拿土,用脚踩土,弯腰盖瓦。有的村民,干上一天就不去了。父亲一做就是十年。


  父亲不会做生意,不善于表达,他对儿女爱的方式就是多干活,让地里的粮食增收,去打工能多赚来一点钱,使这个贫困的家庭全家人能吃得饱,穿得暖,孩子能读上书。他的这种沉默的爱的付出,小时的我是不能理解的。反而,父亲的性格比较急躁,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我们对他噤若寒蝉,看到他黑着脸,就想躲得远远的。


  中考前要填报志愿了,对着部省属中专、揭阳师范学校和揭阳第一中学三个志愿,父亲和我一再分析研究。那两天,父亲坐卧不安,他心内是有答案的,在真正要填报志愿时,却让我自己决定。我说:“第一志愿填师范,第二志愿填一中吧。”父亲搓搓手,犹豫着说:“那以后就没有机会读大学了,你自己考虑清楚。第一志愿填什么家里都支持。”父亲说这话的时候眉头的结缓慢打开了,却又转过身叹了一口气。


  到揭阳师范学校读书,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虽然周末回家,但除了吃饭、帮做家务和偶尔下田,我就几乎没和父亲待在一起,我们似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以致当只有我们俩在家里时,我就有坐立不安的感觉,总会找借口溜出家门。我也知道,为了供我和弟妹三人读书,家里除了养猪养鸡鸭,种的可能是全村最多的地。农忙时节,父亲天不亮就下田,中午经常由我们一人送饭到田间,傍晚天完全黑了才回家,每次农忙都要忙上大约半个月,收成的粮食先安排缴公粮,其余大部分卖了用于我们兄妹的学费和补贴家用。在我读师范的三年里,每次回家,我的感觉是:父亲黑了瘦了。


  1997年中师毕业,我被分配到镇内一所小学任教。工作后,我就搬到学校住。周末回家,有时和父亲因为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不同而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后来,因为长期饮食起居无规律,我患了严重的胃病,不得不搬回家住了两三年。这个时候,我重新审视我和父亲的关系,试着静下心来和父亲进行交流沟通。父亲这时候没有到瓦厂了,也没有打短工,就倚弄着家里的一亩多田地。我才发现,他除了在生活上照顾我之外,在我情绪低落时甚至还可以当我的“心理医生”。有一年年底,我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看了医生在家躺了几天毫无好转,没办法只得住院治疗。那几天里,父亲陪着我做各种检查,帮我拿药,守着我输液,为我打饭煮汤,一次次向医生了解我的病情……看得出父亲内心的担忧,如果可以,他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承受苦痛的也是自己。然而,他在我面前却云淡风轻、波澜不惊。这期间,我们父子进行了几次深入的交谈,虽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还有差异,但关系已是比较缓和了。


  结婚后,我搬离了家乡。后来有了女儿,母亲过来帮忙带孩子,剩下父亲一个人在家,很孤单。让他过来住,他说不习惯。不过他经常骑自行车过来,有时住上一两天。我们除了工作,就是围着女儿转。有了女儿,前两年里我没睡过几个好觉;有了女儿,我不怕脏不怕累;有了女儿,我知道了自己的责任。当女儿生病时,我焦躁不安,恨不得替她承受痛苦;当女儿不听话时,我也会骂她而生自己的气;当女儿会走路会说话第一次叫“爸”时,我感到莫大的欣慰。母亲说:你所想所做的,你父亲也都想过做过的。这时我已经明白,不只是父亲想过做过,天下绝大多数父亲对子女也这样想过做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子女的关爱,千百年来莫不如是。这几年我对父亲的态度在悄然变化中,我慢慢地读懂了父亲对我以及对家庭的那份深沉的无私的爱。


  岁月更替,斗转星移。父亲渐渐老了,脸上的皱纹变粗变深,但他的爱却越来越厚重。我知道,我们不是隔着鸿沟的两代人,而是血脉传承一家亲啊。呵,父爱如风,看不见,摸不着,却使我感到真切、温暖;父爱如山,伟岸绝伦,他是我一生的依靠;父爱更是一份延续,即使天荒地老,也一直都在!


  (编辑:陈悦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