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忽冷忽热,身体易闹“小情绪”
中医支招:换季重在养“心”,建议清淡饮食
发布时间: 2019-05-15 来源: 揭阳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池 妍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消耗也随之加大,人往往会觉得疲倦,而且气候变化比较显著,早晚温差大,因此人们容易染上疾病,此时应如何注意饮食养生又成为市民关心的话题。


  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一些应季食材和中药材开始热销起来。医生提醒,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变化,关注心脏保健,科学调整饮食,合理安排作息,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完成春夏换季时节的平稳过渡。


  走  访   市场应季食材药材走俏


  立夏时节,不少市民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清热解毒类和健脾祛湿类等应季中药材备受青睐。


  13日上午,记者在市区临江北路看到一家药店正在进行应季中药材促销活动,莲子、芡实、百合、茯苓、白术……在入门显眼处的货架上,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各种应季中药材大约有30多种。“这几天气温升高,晚上睡眠不好,白天吃不下饭,真是愁人。”市民王姨无奈地说,因为天气转热,想买些清热解毒的东西。药店工作人员表示,最近这些可以直接冲泡饮用的应季中药材,像菊花、决明子、麦冬等颇受市民欢迎。至于功效方面,一般都有说明,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来自行选择。


  在榕城区新河市场,记者发现,红豆、绿豆、黑豆等豆类销量开始上升。市民张先生平时喜欢研究养生食疗,他告诉记者,立夏之后人会比较燥热,可以多吃些凉性还有去湿气的东西,如天热时喝些绿豆汤,薏米和赤小豆同煮可以去湿气。记者采访中还发现,一些夏季养生汤包也不乏人问津。


  提  醒    注重“四字”养生宝典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每年立夏时节,不少市民都会请教医生夏季养生注意事项,或请中医开点中药调理身体。


  市中医院内五科副主任郭壁周告诉记者,“立夏”后天气逐渐转热,在中医理论中,夏季阳气上升,人极易烦躁不安,心理紧张,与之相对应的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下降,宜多吃清淡且有滋阴功效的食物。对此,郭壁周介绍了“暑”“热”“湿”“气”“四字”宝典。“暑”即消暑。可以多吃火龙果、杨桃、奇异果、西瓜、苦瓜、黄瓜这些瓜果,或用薄荷叶、荷叶、淡竹叶煮水喝。“热”即护心。立夏后,养生重点在养心,常按揉大陵穴、劳宫穴、内关穴这3个穴位,可以起到安神宁心、清热泻火的作用。同时可以多吃百合、麦冬,如百合莲子银耳汤,麦冬泡水喝等。“湿”即祛湿。最好的方法是将薏仁和红豆一起煮成粥,常食用有健脾胃、清热火的效果。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吃山药、茯苓、冬瓜皮、薏苡仁等食物。“气”即降火。用莲子心泡水喝,可以清心火;用苦丁茶去胃火;用白茅根降肺火。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应顺应四季变化,“夜卧早起”。郭壁周建议,要“戒躁戒怒”,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心情愉悦,笑口常开。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