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立夏赏芍药
发布时间: 2019-05-14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暗香涌动的芍药花田。综 图

  盛放的芍药花令人赏心悦目。综 图

  □冯敏生

  谷雨看牡丹,立夏赏芍药。而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南弘农涧河源头河谷的三十里芍药花,要比别的地方迟开一个多月。

  当山前金色的小麦将要收割,山后的小麦刚刚披上一层橘黄色。风吹麦浪,山谷清新的风,糅合着麦穗的清香,在蔚蓝的天空下低翔。顺着布谷鸟鸣叫的方向眺望,那枝头紫红的桑葚,累累地挂满了枝头,格外招惹游人的眼睛。此刻,弘农涧河源头的王家村、犁牛河、两岔河和鱼仙河一带的芍药花,竞相绽放了。

  这正是观赏芍药花的大好时机。我们驱车从镇区出发,沿南弘农涧河谷蜿蜒而行。行至王家村的宁家湾,山路忽然一转,只看见青山相拥的一地绚丽的芍药花,悄然映入了眼帘。终于望见了期盼已久的芍药花啦!同伴们高兴得欢呼雀跃。极目远眺,在蓝天白云下,在宁静雄奇的幽谷之间,大红的,粉红色的,朱红的,单层花瓣的,多层花瓣的,姹紫嫣红,争奇斗艳。那娇艳壮观的花海,远望如飘荡的红霞,近看如一大片红纱轻落在苍山翠谷之上。那一丛丛翠茎红蕊,那一朵朵硕大艳丽的花朵,有的如少女羞涩妩媚的脸,有的如新娘绯红灿烂的笑容。成群的蝴蝶和蜜蜂,在红艳艳的花朵上,尽情地唱歌跳舞。这时,山风徐来,丛丛芍药花,随风舞蹈,红波起伏,暗香涌动,撼人心魄。那令人心动的红色,就连眼前的青山绿水,连同络绎不绝的游人,也染成粉红色的了。

  我们喜极而歌,徜徉于朵朵鲜花丛中,与花朵相吻,摆弄各种造型,连续不断地发在朋友圈里,秀照片,传视频,好让山南海北的朋友们,一同分享我们心中的愉快。与我同行的一位漂亮的女文友,身着一袭青花洁白的民族风旗袍,撑着一把紫色遮阳伞,在飘香的芍药花丛中定格,婉约万种风情。还有一位女诗人,索性躺在芍药花中,面带微红,秋波轻闭,贪婪地吮吸花朵的芬芳,宛若红楼梦里的“史湘云醉卧芍药茵”醉人的良宵美景。如此这般的率真、美丽的知性女子,让人顿时心生爱怜,也犹如眼前盛开的芍药花朵一样,是那样美丽、动人。

  山路向山谷深处延伸。我们在鱼仙河古洞前,领略了翠竹掩映芍药的绝妙胜景;在犁牛河犁牛石周围,观赏了白皮松林环绕芍药的别样风味;在两岔河弘农涧河源头,体验了溪流滋润的芍药花,令人赏心悦目,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面对着美丽的芍药花,我想起了文学家韩愈笔下的“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龙。”对芍药花的热情赞颂的诗句;我也想起宋代诗人姜夔在《扬州慢·淮左名都》词中所云:“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诗人借芍药花之名,抒发家国情怀。我还想起,芍药又称“将离草”“爱情花”。古代男女交往时,常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情有所钟,或那些依依惜别、难分难舍之情。诗经曾云:“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另外,芍药花寓意厚重,象征着美女的富贵和美丽,曾留下“立如芍药,坐如牡丹”的千古佳句。

  小时候,外公曾对我讲,芍药是中国名花之一,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牡丹称为“花王”,芍药成为“花相”。作为观赏性植物栽培,最早见于晋代,盛行于唐宋。原产地江南扬州,后跨长江,越秦岭,一路向北,在古城长安,在中原大地,在家乡弘农涧河河谷,渐渐定居下来。如今,别的地方芍药花,养尊处优,生长于温室大棚,或者傲立于富丽堂皇的庭院和居室之中。但家乡的芍药花却与众不同,生长于大自然幽谷深涧的河谷中,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早饮溪水朝露,夜晚呼吸松竹明月之清风,加上山间松软湿润黑土地的滋养,在勤劳朴实的乡亲们精心呵护下,家乡的三十里芍药花,花朵大,色泽艳丽,花期长,成为令人艳羡的一张乡村旅游名片。日前,正在开发的弘农源景区,打造并提升三十里芍药谷的文化品牌。在不久的将来,三十里芍药谷,将更加彰显其典型的乡村旅游魅力。

  我们一行在鱼仙古村的农家饭馆里休憩,品尝了清香的蜂蜜芍药花茶,美美地享用了香椿炒松子蛋、山韭菜菜卷、玉米糁子粥等农家饭,心里觉得惬意舒畅,就像仙境里的仙人似的,有些飘飘然。

  这时,夕阳渐渐坠下山梁,我们沉浸在三十里芍药花谷,流连忘返。


(编辑:孙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