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新闻网 揭阳日报网
让青少年在清风正气中成长
揭阳市关工组织推动村风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 2019-04-25 来源: 作者:

  村风,是村庄整体的形象与代言,是村民素质的折射与外化。乡村青少年是良好村风的受益者,也是村风建设的参与者。哪里的村风好,哪里的青少年教育就落实,就出人才"成品",反之,就出"废品".


  揭阳,是一座新兴的城市,既有大片现代化的城区,也有大片正在振兴的乡村。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新生事物和新鲜空气涌入农村,面貌为之一新,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多元文化的激烈碰撞,一些不正之风在农村悄然而生,极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加强村风建设迫在眉睫。近几年来,揭阳市关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密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有关部门一道连续召开推进村风建设的工作会议和汇报交流会议,抓紧部署、检查、落实。广大"五老"纷纷深入农村,努力当好村党支部的参谋助手,充分发挥干群的桥梁作用,大抓先行试点和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文明践行活动,身体力行推广好村风、传播正能量,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在揭阳大地徐徐展开,广大青少年正在健康成长。


  兴遵纪守法之风,驱散迷雾


  从2012年开始,揭阳市关工委就开始对村风建设问题开展调研。老同志们发现,由于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农村青少年精神状况不佳,有的沉迷网络游戏,有的参与打架斗殴,有的甚至被黑恶势力拉拢,误入犯罪歧路。揭阳市各级关工组织决心推进形成遵纪守法的清正之风,驱散阴云与迷雾。


  "普法先行".揭阳市关工委抓住"牛鼻子"不放,在全市大力推动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村民和青少年认真学习《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形成学法、知法、用法的热潮。大力推动开展"零犯罪""无毒"村庄(社区、学校、企业)活动,形成争先创优、自觉守法的风尚。大力推动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使宣传教育规范化、常态化。普宁市关工委联合普宁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组成禁毒预防教育讲师团,专题讲座74场次,参加人数8.3万人次;惠来县关工委在推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禁毒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开展"携手禁毒·护苗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效果显著。


  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宣传教育。揭阳市关工委联合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电视台等单位,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历时半年,摄制了上下集总长80分钟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专题片《追梦路上》,选取6个先进典型和8个违法违纪人员作案例,邀请公安干警、律师、心理医生、教育专家等作为嘉宾,点评剖析案例成因,提炼人生哲理。该片除在电视台播出外,还制作了7000套光盘发放到行政村和学校,得到高度评价。全市观看了专题片的中小学生就有40多万人次。学生们说:"专题片中的正面人物感人至深,反面案例促人警醒,我们青少年一定要传递正能量,坚守底线,以遵纪守法为荣,'人生不可重来',珍爱生命。"


  "无规矩,不成方圆".村规民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村民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揭阳市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者串村走户,指导制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在"五老"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揭阳村规民约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紧密结合本村实际,切实可行,接地气。二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既继承传统,又有时代精神。三是充分体现村民的主体意识,在制订过程中自我约束、自受教育。四是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五是结合开展"文明家庭"、"和睦邻里"、"守护孝道"等主题实践活动,让村规民约体现在村民行动上。


  把问题解决在"苗头"阶段。对青少年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揭阳市关工组织力求早发现、早解决,不留"后遗症".市公安局关工委对60名在押未成年人,市司法局关工委对登记在册的77名未成年人,进行感化教育,使他们尽快回归到社会。普宁某校初二生小何,经常到网吧玩游戏,彻夜不归,屡教不改,父母无奈地将他关在家里。普宁市关工委成员纪夕雄和妇联的同志到小何家,与他谈心交朋友,用《弟子规》的故事和真实的案例引导小何戒除网瘾。经过教育引导,小何说:"听了纪老师的话,我认识到,想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就得守规矩,讲信用。"他从此发奋学习,取得了好成绩。小何妈妈激动地说:"感谢纪老师,使我儿子迷途知返!"高树豪也有着类似的经历。这个来自普宁市洪阳镇麒麟陈洞村的少年,曾经不爱读书、经常逃课、游手好闲,被学校开除,家庭无法教育,在关工小组成员陈璧初两年的帮助下,他迷途知返,并且潜心钻研书画艺术,如今已画得一手漂亮的工笔动物画,不仅出了画册,还被推荐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兴勤劳尚学之风,筑梦前行


  在去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引导青少年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揭阳关工组织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以往,农村孩子帮做家务和农活是常态,而现在,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有的青少年变得不爱学习,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贪图享受。


  为了培养敏学勤思的农村学子,揭阳各级关工组织都在村中大力传扬重教尚学之风。市关工委村风建设的试点之一榕城区篮兜社区,长期坚持奖学助学,对社区的大学新生给予资金鼓励,每年共发放近10万元,并且张榜公布,激发青少年的向学热情。到目前,全村累计获奖的大学生有近900人。普宁市洪阳镇鸣岗村开展"育才工程",实行奖教奖学制度,每年考上大学的有100人以上,至目前,村里共培养出大学生1200多名。村民方锡升一家就出了8名大学本科生和3名博士生,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对一些经济有困难的大学生,关工小组则出面募集资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原普宁财贸系统大坪粮所古陈娘,累计捐资捐物总额超过500万元。


  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揭阳市关工委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意识,鼓励农村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对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青年,揭阳市关工委积极组织举办培训班,培训内容从种植业到养殖业,从实体经济到电子商务;培训形式采取"理论学习+实地考察+交流互动",丰富而实用。揭阳市关工委把被称为"广东淘宝第一村"的揭东县军埔村作为"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示范基地",面向广大农村青年,免费培训,内容包括"互联网+农业"、农村旅行商业模式、农特产品微商等,通过培训,青年们信心倍增,技能大长。揭西金和镇农村创业青年陈益武身高不足1米,家境贫穷。经过市、县关工委的培训,他开设的村淘点跻身全县110多个村淘点前列,成为村淘优秀合伙人。


  除了开班培训,揭阳市关工委还成立农村青年创业创新顾问团,贡献"金点子".望天湖旅游有限公司的"80后"董事长张锐鑫,曾为开辟市场而苦恼,顾问团"农业和旅游融合"的建议让他茅塞顿开,逐步将望天湖打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为了让这些"领头雁"引领更多农村青年创业创新,揭阳市关工委成立了"揭阳市关工委农村创业青年联谊会",建立了农村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开通了揭阳市农村青年创业网,等等,为农村青年提供一个创业分享、经验交流的平台,放大农村青年人才生态圈的聚合效应,最终形成精准脱贫、创业致富的合力。"


  去年10月,揭阳市关工委又完成了一个"大动作"——由市关工委组织拍摄的《筑梦前行》专题片在电视台播出。该片遴选揭阳市10名创业青年优秀带头人,经过精心打造,将他们创业创新的心路历程、成长体会、社会担当、热心公益、传承孝道等故事搬上荧屏,使劳动之风、诚信之风、创新之风在广大乡村劲吹,不少青少年立志筑梦田园,实现自我。


  兴和谐友善之风,拂暖人心


  过去的乡村,由于宗族、地缘的联系,邻里间的交往较为紧密,大家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流动频繁,人际关系变得有些淡薄,甚至为一些小事产生纠纷,子女不孝、婆媳不睦等代际矛盾也时有发生。这些都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风正,则村风正。揭阳市关工委以营造良好家风为抓手,使文明村风立起来。


  地处梅云半山区的双梧村只有350户1800多人口,却先后涌现了200多名大学生。村民徐木海、徐程鹏、徐丽芳家,被誉为"一门双进士""一家三才子"的优秀"人才之家".这个普通乡村为何人才辈出?揭阳市关工委的同志走访后发现,与家风正有很大关系。家长们"正"字当先,正人先正己,以自己正派的言行给孩子以无言之教;"严"字当头,配合学校从思想、生活、学习、待人接物等全方位给子女以严谨教育;"大"字出胸,跳出小家庭的圈子,树立为国为民培养人才的志向。揭阳市关工委对这些良好家教家风的经验进行及时总结推广,在社会上产生了强大的引领作用。


  揭阳市的关工组织还重视把村风建设与文明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有的还评选"孝道家庭"、"和睦家庭"等,使村风发生明显变化。村里老人高兴地说,开展"孝道家庭"评选后,子女比以前更懂得嘘寒问暖,关心父母。村民们都以能成为"孝道家庭"、"文明家庭"为自豪,更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形成了良性的"攀比".与此同时,关工组织注意引导青少年把在学校学到的新礼仪、新知识、新风尚等,带到家庭来,改变长辈们的一些陋习和落后思想,长辈晚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这些年来,揭阳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不少租住在村里。对于原本相对封闭的村庄来说,这些外来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带来不少需要磨合的问题。在村风建设中,关工组织和村委会引导村民们热情地接纳这些新邻居,多加关心照顾。有的社区还设立外来工子弟学校,解决孩子的就学问题,学习资源分配也和本地孩子一视同仁,"外地人、本地人都是一家人".


  兴环境整洁之风,优化生态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目前一些农村垃圾乱堆,污水横流,"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既不"美丽",也不"宜居".青少年生活在其中,对身心都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揭阳不少村子打响了"环境攻坚战",关工组织在其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篮兜社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社区曾是历史悠久、人文鼎盛的古村,但前些年,却因为没得到高度重视,缺人力和财力,沦为脏乱之地,成了社区干部和村民的心病。


  篮兜社区作为揭阳市关工委的点,主任陈石波多次带领同志前往实地考察,推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社区行动迅速,挑选有威信、有热心、有经济能力的人员组成公益理事会,牵头制订整治方案,带头捐资捐物,光理事会成员就共捐出110万元。村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开启了"众筹模式".孤寡老人郑红弟捐出自己平日卖菜攒下的1000多元;踩三轮车为生的村民郑英明将辛苦积攒的2000元贡献出来;外出乡贤郑彩彬捐款26万元……全社区共收到捐资3020万元。有的旅居海外的宗亲还将祖屋宅基地捐赠出来,一些村民则发挥自身的专长当"义工",众人拾柴火焰高,工程顺利推进。经过改造,社区整洁有序,水清景美,绿荫环绕,广场上八块文化名片重现了篮兜深厚的文化底蕴,青少年显得格外欢快。村民们齐心协力、不计得失的精神,更是为孩子们上了生动一课。


  美丽乡村建设,文化是灵魂。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内涵。鸣岗村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子,出了不少人才。近年来,在发扬崇文重教传统的同时,不断加强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他们在村内建起了占地面积达10多亩的玉岗公园,开辟了"星河耕读廊"、"二十四孝"石刻图、村文化名人"书画廊"和潮汕民俗用品陈列馆等,还投资200万元建设了集休闲、锻炼、活动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其中有方氏艺术馆、篮球场、乒乓球场等,成为青少年的乐园。关工组织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广泛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艺术培训,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省关工委主任张帼英到鸣岗村调研时称赞:"鸣岗村风气清新,是村党总支正确领导的结果,关工组织功不可没。好村风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是关心下一代工作一个不可多得的品牌。"


  优良村风,涵养着中华传统文化,润泽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揭阳关工人竭力推进村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也验证了他们的卓识和远见。优秀村风,更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传承和坚守。未来的道路宽广而漫长,揭阳人将"大手牵小手",阔步向前!


转载:《秋光·关心下一代》2019年第1期(2019年1月)


记者:郭文宁    通讯员:林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