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兴·揭阳|兵部尚书翁万达
发布时间: 2024-04-08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明朝著名军事家、诗人,官至兵部尚书的翁万达是揭阳县鮀江都(今属汕头市金平区鮀浦)人。他兼备文武才略,被后人称为“岭南第一名臣”。其威望远播异邦,如在泰国,他被誉为“英勇大帝”,立庙祭祀达100多处。他与状元林大钦同为明代潮汕杰出人物。


  为国为民廉法施政被时人誉为“治行第一”


  翁万达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人物。因家道中落,翁万达从小就过着清贫艰辛的生活。由于他读书刻苦,加上自身聪慧,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参加乡试会考,总名列前茅。嘉靖五年(1526),他以优异成绩考中丙戌科进士。


  翁万达中进士后不久,即被朝廷任命为户部广西司主事。此后,先后被任命为广西司员外郎、山东司郎中。在此段任职期间,他满怀为国为民热情施政。当地百姓亲眼看他治理有方,交口称赞,“以廉法著称”,一时政声远传。


  嘉靖十三年(1534),翁万达出任广西梧州知府。他治理梧州4年,惩办豪强、整肃吏治、清理刑案冤狱、赈济灾民,使梧州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生活改善,他因此政绩大著,被誉为“治行第一”。


  提出治理边患的国策督边治边6年


  翁万达治梧声名远播,得到兵部尚书毛伯温的极力荐举,被任命为广西副使。嘉靖十七年(1538),在征讨安南中,翁万达提出“重兵威慑,抚剿兼施,迫其乞降”的策略,成为朝廷的治理边患国策。翁万达因此被推荐任为征南副使,成为征南大本营决策层中的智囊以及广西一路前线的指挥官。边患消除后,朝廷大喜,论功时翁万达功居第一,明世宗大喜,对翁万达予以重用。


  平定安南叛乱后,翁万达开始步步荣升,于嘉靖二十年(1541)擢升任四川按察使。第二年,转任陕西左、右布政使,再跃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不久又被擢升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偏、保军务,这就是所谓三边大总制。最后,他还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翁万达督边治边6年,主要对手是蒙古鞑靼部的俺答汗。他一面指挥抗击俺答汗数十万骑兵的侵扰,一面组织修筑大同宣府间长城800多里,烽火台300多座,提升军情传送效率,使边境得以安定,一度出现了升平景象。


  引起明世宗反感削去官籍贬为平民


  嘉靖二十八年(1549),翁万达的父亲逝世,他便在年底南归回到家乡揭阳奔丧。蒙古鞑靼部的俺答汗得知翁万达离开边关,立即兴兵犯境。在翁万达归乡守制的嘉靖二十九年(1550),大同失守。明世宗大惊,不顾规定,急诏召翁万达返抵边关,掌其督抚重任,抗击蒙古鞑靼。


  因翁万达家在岭南揭阳,距离京城不下万里,他虽间道兼程,也仍需经历41日才抵达京都鸿胪寺报到。明世宗以焦急心情苦苦等待心内已存怨气,又听信谗言,结果翁万达被降职派往边关,经略紫荆诸关。嘉靖三十年(1551),翁万达因背部疽病发作,向皇帝呈上《再辞免重任恳乞陈情疏》,引起明世宗的反感,将他免职,接着又以翁万达的《谢疏》有错别字为由,将他削去官籍贬为普通老百姓。


  嘉靖三十一年(1552),被罢官后的翁万达,一路南归,至福建清流县途中,背疽疾发难以忍受,至上杭县治疗未愈,于是年十一月十三日卒于舟中。明世宗迫于蒙古鞑靼侵扰边关的压力,于是年(1552)十月十三日又颁诏复任命翁万达为兵部尚书。可惜此次任命诏书送达揭阳时,翁万达已病逝4日。


  一生著述丰赡《明史》对他推崇颇高


  作为潮汕地区揭阳籍重要名贤名官,翁万达不但政治才能卓越,而且其一生著述丰赡,诗、文、议、纪等各种文体充备。《明史》对他推崇颇高:“嘉靖中,边臣行事适机宜,建言中肯寂者,万达称首”。明世宗褒奖他为“文足以安邦,武足以戡乱”“岭南第一名臣”。随着潮汕人远涉海外的足迹,翁万达威望还远播异邦。如在泰国,他被誉为“英勇大帝”,立庙祭祀达100多处。


  文字整理:林一帆


  部分内容引自《揭阳人文史话》之《名家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