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陈希伋:广南夫子,揭阳先贤
发布时间: 2022-09-29 来源: 作者:

  来到凤美街道塘埔村,村里有一位宋代历史名人陈希伋,不单名扬乡梓,《揭阳县志》《广东通志》等地方史籍都载录有他的事略,而他“广南夫子”的名号,则更是名扬岭南了。

  2022年秋,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寻访到了1000年前陈希伋曾经居住过的人家陈,以及参与新《塘埔村志》的编辑人员,了解一段这位揭阳先贤的历史。

  □记者  蔡逸龙

  地方志中的陈希伋

陈希伋画像。资料相片

《广东通志》“选举下”陈希伋资料。阿 龙 截图

  陈希伋(jí,潮音gib4(急),意为思考敏捷之人),在清乾隆《揭阳县志》的载录中,是被列入乡贤祠36人中,位列第二的历史人物,仅次于汉安成(县治在今江西省安福县严田镇横属村竹山)长吴砀。

  乾隆《揭阳县志》在“贤达”一节中有陈希伋的传略——陈希伋,字思仲,渔湖人。元丰间两冠乡书,肄业太学十余年,声誉日著,人目为“广南夫子”。上书陈利害数万言,皆切中时病,复荐太学生马锡,有文武才,乞加擢用。元祐六年举经明行修,时赐第者三百四十六人,希伋为第一。知梅州,时朝廷下诸州取黄砂牛皮及出内库钱买珍珠以备国用,诸州郡皆供应,希伋独不忍录取于民,乃上封事奏免,州人德之。卒于官。所著《揭阳集》四百余篇。祀乡贤。

  就上述的记载,元丰(1078~1085)是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陈希伋在这段时间两次取得了乡试的第一名(冠首),接着,他在最高学府太学深造了10多年,潜心学习,并写了一些著述,因此被人称为“广南夫子”。

  广南是历史政区名,北宋开宝四年(971)置岭南转运使,称岭南路(相当于今省一级政区),因治所设于广州,又称广南路。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和澳门5省区。端拱元年(988)析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辖今广东省大部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治所设于广州;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以及广东省部分地区,治所设于桂州(今广西桂林市)。来到陈希伋在太学深造的年代,广南路已经析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了,但人们把他称为广南夫子,就是以更广阔的历史地域来称誉他:这位才学显著的夫子,就是从广南那里走出来的!

  陈希伋曾给朝廷上书数万言,陈述社会利弊,皆切中要害。后来被举荐为太学生马锡。马锡是朝廷赐良马并赠锦衣的意思。对于这位文武兼备的才子,考察的官员向皇帝请求加以擢用。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陈希伋参加明经科考试,取得了第一名。明经科是从汉武帝时期就开始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由地方各路或公卿推举,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最终经过殿试由皇帝考核。在中举的346人中,陈希伋取得了第一名,被朝廷任命为梅州知州。在任上,陈希伋勤政爱民,特别是他不忍加重百姓的负担,上书请求朝廷免予梅州外加的赋目,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陈希伋后来卒于任上。记者查阅了梅州地方历史文献,陈希伋在《历朝梅州(府)名录》中列第3位,“进士,元祐年间(1086~1094)任”,而第4位沈同之则为“建炎四年(1130)在任”。这说明,陈希伋在任上去世的时间,大概在1130年以前。

  地方学者眼中的陈希伋

清乾隆《揭阳县志》陈希伋传。阿 龙 截图

  陈希伋为北宋时期朝廷殿试第一名,这说明,潮汕地区的第一个状元,应该从陈希伋算起才是。

  孙杜平,揭阳人,今年44岁,2019年参与了首部潮汕人物辞典工具书的编撰工作,他就是持这一观点的人。

  在这部工具书中,孙杜平负责编写1912年以前揭阳县历史人物。对于陈希伋的研究,他阅读了清雍正、乾隆和光绪3本《揭阳县志》,同时也查阅了《宋史》《宋会要辑稿》等书,他认为,旧县志存在记载模糊等一些问题,如“举经明行修,时赐第者三百四十六人,希伋为第一”一句,他考证,陈希伋其实参加“经明经修”,在不中之后,又被准予参加特奏名(有进士科和诸科)考试,并在346人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因而,并不是“经明行修科”第一名。

  “宋代把这种特奏名第一人,习惯上称为‘特奏状元’。如果以科举论,则潮汕历史上的状元,不应迟至明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科才出现(林大钦中榜状元),北宋便已有了。关于他的中举时间,旧志都误作元祐六年状亢马涓榜进士,独嘉靖《潮州府志》作元祐九年,《宋会要辑稿》作绍圣元年。综合权衡各种志书,我们认为元祐九年和绍圣元年两说不相悖,且可征信。”孙杜平2019年在回答《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这样分析道。

  记者查阅了相关帝王年号,元祐九年和绍圣元年其实是同一年,均为宋哲宗赵煦的年号,为1094年。元祐九年夏四月癸丑日(十二日,即1094年4月29日),宋哲宗起用第二个年号,改元为绍圣元年。

  据《宋史》载,元祐九年三月丁酉日(廿六日,即1094年4月13日),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及第出身975人(这一数据当包括举经明行修者346人)。

  就此分析起来,陈希伋被封特奏状元的确切时间,当在元祐九年三月廿六日。16天后的四月十二日,宋哲宗改当年年号为绍圣元年。

  故里百姓中的陈希伋

陈希伋故居遗址位置图。阿 龙 制图

塘埔村人家陈,为古时陈氏聚居的地方。阿 龙 摄

  在陈希伋的故里塘埔村,人们除了知道他是大才子之外,还给了他个别号“陈孝子”。这个别号,是闾里群众为他孝敬母亲的行为所感动而起的。

  黄洁潮,退休校长,新编《塘埔村志》编委会成员,他在接受采访时,拿出村志书稿,讲述了陈希伋青少年时期的故事。

  陈希伋出生于渔湖都凤坡村(今塘埔村),村里因位于北河西岸,岸边有凤坡亭而得名凤坡村。村里原是个多姓聚居的小村庄。陈希伋的父亲虽不是巨富大户,但还算殷实,且书香传家。陈父在生下男孩后,就为他取名希伋,希望这个孩子像孔子的弟子燕伋一样长大成为有成就的学者。

  燕伋是春秋时期秦国人,为求学,三次跨山越水远赴鲁国,拜孔子为师。他随孔子17年。业就归里后,设教授徒,传播孔子思想。燕伋思念恩师,常到学堂后山坡上登高望远,后人遂称山坡地为“燕伋望鲁台”。陈父对儿子的殷殷冀盼,在取名上可谓倾注了心思。

  希伋出生不久,父亲早丧,母亲是个知书达理、贤惠过人的良母。她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日间忙耕织,夜里挑灯教子读书经。希伋是个聪明的孩子,在慈母的指点下,刻苦用功,十来岁,便已是满腹经纶,能诗善文了。

  一日,希伋路过凤栖楼,听到有人在谈论凤栖楼,把凤栖楼说得神乎其神。希伋不以为然,便捡起一块瓦片,在楼上题下“千载传闻孰是非,高梧修竹晚风微。欲知古寺曾栖凤,楼殿今无燕雀飞”的诗句。往来文人一看无不惊叹。

  宋元丰年间,希伋奉母之命,参加了童子试,两冠乡书,一举扬名。正当希伋起步仕途之时,母亲不幸染病。他为尽人子之孝,不得不辍学,服侍老母于床前。

  陈母病中想吃蚝,希伋寻遍街市,找不到卖蚝的,他心里难受极了。为了不使老母失望,便跳进北河,钻进水里寻蚝。终于撬到好几个大蚝,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孝敬母亲。当他看到母亲满意地吃着蚝时,心里想,母亲喜欢吃蚝,我何不到河里撬些蚝养起来,母亲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就可以取到。于是,他便到北河岸边,搬砖撬石,围起一小片蚝场来(当地人俗称蚝脚窟)。虽然辛苦,但想起母亲从此不会没蚝吃,心里却感到乐呵呵的。后来,陈希伋金榜题名,做了官,人们便把希伋饲养的蚝,叫做“孝子蚝”。

  旅游景区中的陈夫子岩

黄岐山竺冈岩,因陈希伋栖身又得名陈夫子岩。阿 龙 摄

竺冈岩岩洞。阿 龙 摄

黄岐山竺冈岩山道上的石刻。阿 龙 摄

  在榕城区北部的黄岐山风景区,半山腰上有一处竺冈岩,亦称陈夫子岩,这个岩洞,是陈希伋潜心读书的地方。而他选择这个地方读书,却是为母亲陪墓守孝而来。

  原来,陈母终因病入膏肓,药石无灵,驾鹤西归。希伋悲痛欲绝,把灵扶上黄岐山,葬于走马龙先祖墓地中。他孑然一身,便在黄岐山竺冈岩住下,于此陪墓守孝,同时潜心攻读书史。

  竺冈岩位于黄岐山群石嵯峨之中,岩中有一巨石,宽可容数十人,覆盖于石洞上。洞内有联曰:仙客有灵千里在,洞门无锁四时开。周围松竹丛生,绿影成阴,雅致幽静。

  陈希伋在竺冈岩住下来之后,除了阅览群书之外,或练武功,以健身壮志,或到山下村庄体察民情;或进县城,会友论文。随后,他便开始了《揭阳集》的写作。据传说,他所著的《揭阳集》共400余篇,上至天文地理,下达民情风俗,切时病,纵横驰,语惊同曹。文章写就,文士急相传抄,声誉日著,震动京都。因而被士子们誉为“广南夫子”。从此,竺冈岩被人称为“陈夫子岩”。

  黄岐山是揭阳一个著名旅游景区,竺冈岩因陈希伋的栖身,以及他后来的文名和德政而被尊称为陈夫子岩,成为一处名人胜迹。今天,岩中还遗留有“仙泉”“玉井”“远水接天”等古代石刻。清代揭阳人薛超榕有《题陈夫子岩诗》:我闻陈夫子,读书坐此间。

  仙灵已终古,洞户自空闲。

  花落满堆径,月明幽在山。

  徘徊吟啸意,一水复潺湲。

  遗址虽不在,名犹存于史

  凤坡村是北宋至清初时期塘埔村的名字,原是一个多姓聚居村落,后逐渐发展为黄姓单姓村子。陈希伋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此,后守庐于黄岐山竺冈岩,而后又求学于京城,再到梅州任州官,最终卒于任上。陈氏后人不再在凤坡居住,但直到今天,塘埔村还有人家陈的地名,村民认为是古时陈氏居住的地方,名字保留至今。

  黄炎葵,今年60岁,塘埔村干部,在陪同我们寻访到人家陈旧址时,指着脚下的一条下水沟说:“我小时候,这条沟是条小溪,直通北河,小船可以直接撑到这里来。人家陈就在这条溪的北侧,是一片几十户人家居住的地方,虽然已经没有陈姓人了,居住的也是黄姓居民,但这一片地名仍然称为人家陈。”据他介绍,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孩子曾在这条小溪上嬉戏玩耍。后来,因建设需要,小溪南北两岸逐渐被填为巷道,直至最终变成下水沟。

  陈希伋生活的时光已经过去近千年,我们行走在人家陈的小巷道上,已然寻访不到1000年前远去的岁月痕迹,但一个带“陈”的地名,却镶嵌着历史的些儿印记。

  行走在塘埔村长堤旖旎的风光里,我们同样寻不到1000年前的凤栖楼,那是陈希伋存世的唯一一首有感而作的诗的地方,但亦不必太于嗟叹,因为,县志里收录了这首28字的小诗。陈希伋留给世人的,还有将延续上超过千年甚而远长的时光。

  陈希伋所著的多达400余篇《揭阳集》已经佚落,但他对揭阳的钟爱,却永远值得后人景仰。在他生活的时光里,揭阳县早不存在了,他只是海阳县永宁乡渔湖都凤坡村人,但揭阳是潮州的别称和古名,他采用揭阳这个名字来撰写潮州的乡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洋洋洒洒,多达几百篇章。他被称为广南夫子,这个来自广南的才子,用文字和才情推介揭阳,让世人多了解潮州和古揭阳,不正是把古揭阳推送给世人吗?北宋宣和三年(1121),朝廷曾一度复置揭阳县,南宋绍兴二年(1132)废,并入海阳县。绍兴八年(1138),朝廷再度复置揭阳县。揭阳县的两次复置,有没有跟陈希伋著作《揭阳集》有关联?我们没能考证,但可以肯定,正是有一批像陈希伋一样的文人、官宦热爱揭阳、推介揭阳,才会让更多的人熟悉揭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