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高校防范邪教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22-09-26 来源: 广东省反邪教网 作者: 张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1]。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人民群众文化信仰也经受强烈冲击。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思想容易波动,又急于确立自我同一性,在这一背景下,容易受到邪教组织蛊惑,事实上,邪教组织也一直把大学生作为重要的发展对象。而一旦大学生被邪教精神控制,就会造成无法预测的严重后果,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如何在高校开展好防范邪教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3],邪教精神控制也正是利用特殊群体的心理需求,通过精神控制的心理关键点对受控对象实施影响。因此,剖析大学生易受邪教影响的心理基础,了解邪教组织实施心理控制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教育切入,针对性开展相关工作,可作为高校防范邪教工作的重要措施。

  一、剖析大学生易受邪教影响的心理基础

  (一)对超自然神秘现象抱有兴趣

  宇宙如何产生物质,物质如何演化为生命,生命如何创生意识,意识又如何发展出自我意识,这些本质主义问题在目前的科学发展阶段难有完满解释,于人类大众而言更是神秘,个体内心深处便潜藏着神秘意识。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又习惯于从互联网渠道接受各种信息,自然容易受到神秘主义的影响[4]。特别是近年来,各种神秘主义的思想重新又活跃了起来,比如特异功能、伪气功、算命、占星术等神秘主义派别在大学生群体中都有相当一批追随者。虽然多数学生能逐渐提升认识水平,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这些现象,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深信不疑,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这种思想意识状态便成了邪教滋生的土壤。而且目前高等教育多少存在功利化倾向,相比传授知识技能,人格和灵魂塑造缺乏有效方法,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对邪教的免疫力薄弱。

  (二)因信仰失落而精神空虚

  人作为高级动物,精神信仰是重要的心理需求,精神信仰能给人提供依赖和寄托,使人活着有方向、有动力、有意义感,精神力量对人的控制影响往往胜于物质。邪教之所以屡禁不绝,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所处的以文化多元和解构主义为特征的后现代,使得个体的传统信仰受到冲击,逐渐失落,而新的信仰体系和精神寄托尚未很好确立,于是就在很多个体的内心中造成信仰真空,精神日渐空虚。大学生处在确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阶段,急于在心理上确立一个自我,当找不到可以依托的信仰体系时,碎裂的自我让其时时体验着存在焦虑。而邪教组织也正瞄准了这种心理特点,编造迎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相关教义,阅历单一和人生经验欠缺的大学生判断力有限,极易受到蛊惑,殊不知这一时的精神满足只是饮鸩止渴的那杯苦酒。

  (三)心理弹性差,应对挫折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普遍为零零后群体,从小受到家人照顾呵护较多,激烈的考试竞争使得学习在成长中占据过高比重,人生阅历经历单一,社会经验欠缺,人格结构稚嫩,心理弹性差,遇到生活挫折便难以承受,表现为敏感脆弱、焦虑易怒、思维刻板、自我认知不客观等心理特点。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现实困难,还是精神不振,都给了邪教组织可乘之机。邪教人员往往先以提供现实帮助为由接近处在挫折中的大学生,博取信任,尔后便开始兜售其以精神控制为目的的邪恶教义。一方面接受了“组织”帮助,另一方面好像又找到了精神依托,孤独无助的境地得到了改善,大学生很难不被精神控制。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冲击,大学生考研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邪教组织在境外势力支持下对大学生的渗透更为猖獗,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二、了解邪教组织实施心理控制的过程

  (一)寻找困难人群,主动施与帮助

  邪教的教主或者一些骨干分子经常会在一些公共场所出没,如果他们发现一些人比较孤独、抑郁,或者知道某些人近期遭遇了痛苦的事件,他们就会主动上前接触,并提供一些小小的帮助,从而建立关系。当一个人痛苦、抑郁或者生活没有方向时,正是邪教吸收新成员的好机会。其实,很多正统的宗教在发展教徒时,也是利用同样的时机,也是利用民众心理的痛苦提供安慰,从而使他们信教。尽管在吸收新成员时宗教与邪教都有共同之处,但是正统宗教与邪教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正统的宗教尊重人的正常的社会生活,鼓励教徒融入社会生活,为社会作贡献,而邪教则蛊惑信徒脱离社会生活,唯教主是从。

  (二)表达关心理解,逐步提出要求

  在人们加入了某个邪教团体之后,邪教组织的成员会首先向他们表达关心和理解,接下来是把新的信徒带到与外人隔离的地方,或者创造一种与正常人隔离的小环境。最初,邪教组织总是要求新成员做出一些小的承诺,例如,在集会后多停留一会;然后,他们再鼓励新成员做出一些稍大的承诺,例如,向工作单位谎称得了病,与他们一起多呆一天,等等。最后一步,是要求做出大的承诺,把信徒的财产交给邪教组织,并搬来和群体其他成员住在一起,等等。这些事情让新成员觉得自已很傻,但是由于已经跟邪教组织产生了情感联系,并且从中得到了一些情感上的满足,所以很多信徒就会在犹豫不决之中按照要求做了。

  (三)切断外界联系,获得完全服从

  一旦加入这样的群体,信徒与自己原来亲戚朋友的一切联系会被切断,邪教组织控制了信徒的信息来源和对这些信息内容的解释。当新成员与他们先前的价值系统和社会结构失去了联系后,他们把自己作为一个邪教组织的成员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时就实现了对邪教组织的完全服从。从此之后,邪教教徒要做的唯一的事就是崇拜教主,一切按照他或者他的代言人说的做。

  我们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发展过程也可以区分出上述典型的三个过程[5]。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一直处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转型期,一些人的局部利益受到冲击,原来习惯的平衡生活产生了一些动荡,“下岗”、“贫富差距加大”等等,都会对一些人的生活造成冲击,人们的心理会产生一种失落感,造成了心理失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健身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施与帮助:“法轮功”邪教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打着“强身健体”的幌子,诱惑人们加入他们精心安排的群体中练习“法轮功”,以期达到强身键体的目的,与此同时,李洪志向他们宪售歪理邪说,使这些“法轮功”修炼者在此过程中达到心理上的自我安慰、自我解脱,以求暂时的心理平衡。同时,一些人由于退休或者性格内向、孤解,缺乏朋友交往,“法轮功”的练功、学法小组给他们孤寂的心灵提供了交往的机会。

  2.提出要求:等你一旦信了“法轮功”,那么其他的要求就随着跟来了:要弘法,送书,因此很多人开始大把花钱购买“法轮功”相关资料,送给其他人;要跟毁坏大法的“邪魔外道”做斗争,因此要围攻说大法坏话的人,要围攻电视台、媒体,甚至围攻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机关,不惜以身试法。

  3.获得服从:等你信了“法轮功”,世俗的欲望和规则都抛弃了,那么干什么呢?”不二法门”则更牢牢的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你修炼了“法轮功”就不能想别的,否则就要“下地狱”,“来世”受苦;前面有“圆满”的前途,金子铺路,金子的房屋,当法王,等等,如果你中途不练,或者,反对“法轮功”,那么你就要“形神全灭”;你必须完全服从师傅,因为师傅的“法身”无处不在,处处监督着你;所以,前面有美满的前途,后面有陷阱,中间有一条修炼的“不二法门”和师傅的“法身”监督,所以,痴迷者就只有完全服从,一条路走到黑了。在人民圣殿教教主吉姆·琼斯的宝座上方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谁忘记了过去的痛苦,谁就将再次受到惩罚”。这句话意味着正是他,吉姆琼斯,解除了教徒们原来的痛苦,如果教徒想背叛他,那么这些教徒就会再次陷入痛苦,受到惩罚。“法轮功”教主李洪志也不断地说如果谁不信他了,不跟他走。就会“形神全灭”,从而给信徒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摧残。所以,从以上“法轮功”发展信徒的过程可以看出,“法轮功”与世界上的其他邪教发展成员的道路是完全一样的,“法轮功”痴迷者从强身健体和修心性、做好人开始,以盲目崇拜李洪志为标志,发展到自杀自焚、杀人或者疯狂,从而以自我毁灭或毁灭他人而告终。

  三、有针对性地灵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邪教防范教育

  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所有高校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心理课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公共课,在心理课上融入邪教防范教育可行且必要。通过心理健康课程, 讲解邪教对人实施心理控制的机制和过程,开展体验式教学,破除邪教所谓的“神迹”“能力”的神秘性。同时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学会调节自身的各种心理困扰;鼓励他们解除自我封闭,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有了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自然能够自觉抵制邪教组织对他们的思想侵袭。

  (二)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开展专题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小组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小组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促进良好的生活适应的过程。团体心理辅导具有适用面广、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效率高的特点。对于目前存在心理困扰,又试图通过宗教信仰获得救赎的学生群体,参加团体心理辅导使其既是“求助者”又是“助人者”,可在有引导的相互影响中多视角地学习,有理论,有实践,有体验,有分享,获得多重的反馈,从而产生心理与行为的改变,形成邪教免疫力。

  (三)通过心理咨询矫正与邪教组织已有接触的学生

  心理咨询即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在认识、情感和态度上有所变化,帮助其解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对于与邪教组织已有接触的学生,很可能正在接受邪教人员的心理控制,及时为其廓清信仰迷雾,促进远离邪教,显得十分紧迫,此时必须借助心理咨询实施矫正。针对痴迷邪教大学生表现出来的思维非理性、情感依赖突出、意志力薄弱、行为偏差明显等心理特征,通过平等介入、保持谦卑、学会倾听和触动灵魂等心理咨询技术进行干预,可帮助实现帮扶、教育和转化的目标[6]。

  参考文献 

  [1] 王鹏, 许祖华.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M]. 新华网. 2022.

  [2]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J]. 求是, 2021, 14

  [3]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M]教育部. 2018.

  [4] 高慧, 汪新道, 樊勇, et al. 大学生信奉邪教的心理根源及矫正方法 [J]. 科技文摘报·教育周刊, 2010, 000(003): 12-3.

  [5] 刘伟, 田小平主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等著. 解放心灵:帮助邪教受害者摆脱精神控制 [J].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

  [6] 罗兴根. 心理咨询技术在邪教痴迷者教育帮扶巩固中的运用 [M]. 中国反邪教网.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