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路名牌"网红"化?快餐文化缺乏可持续的生命力
发布时间: 2022-08-18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杨朝清

  有浙江宁波市民反映,鄞州区、海曙区几处商圈路边出现“我想在宁波拥抱你” “我在宁波想念你”等蓝底白字路名牌。近日,宁波市民政局协同综合执法部门对商家擅自设置的3块“网红路名牌”进行查处,责令设立者拆除。(8月17日 澎湃新闻)


  在互联网时代,“网红路名牌”的走红,根源于它的象征意义。不论是“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重庆”,还是“我在南京很想你”,抑或“我想在宁波拥抱你”,“网红路名牌”迅速吸引注意力、取得传播意义上的成功,就是因为它充分调动了人们的情绪、情感、欲望和认同,以其清新和稀缺,吸引了不少网友前来打卡。


  标准地名明明是“星悦中心”,却被人为变更为“我在宁波想念你”;这样的标新立异、不拘一格,很容易在注意力竞争中“出圈”。只不过,路名牌是法定标志物,“网红路名牌”固然满足了一些人求新求奇的精神诉求和部分商家的“流量经济学”,却本末倒置,容易造成指位混乱、误导出行。人为打造的“网红路名牌”作为一种失范行为,显然需要纠偏。


  出于好玩跟风从众也好,出于利益考量追求流量也罢,少数物业和商家私设路名牌,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路名牌顾名思义,其核心功能就是校正方位、为公众出行提供指引。道路命名如果自弹自唱、孤芳自赏,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地鸡毛”。更进一步说,路名作为一种有广泛影响力的公共信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轻率、仓促地加以改变,显然会带来一些后遗症。


  拆除“网红路名牌”,既是遵循《地名管理条例》的制度规范,也是对城市文化的守卫。“网红路名牌”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却缺乏可持续的生命力。一方面,“网红路名牌”作为一种亚文化,受到了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可是,路名牌的使用者并非只有年轻人,不能为了小众需求罔顾公众利益。另一方面,“网络路名牌”是网络文化的产物,而网络文化具有易变性,现在看起来很时髦的“网红路名牌”,不久之后说不定就过时了,难道又要重新替换新的“网红路名牌”?与其轻率随性,不如审慎自持。


  少数物业和商家热衷“网红路名牌”,实质上就是渴望走捷径。给道路换一个网红标签,吸引网友来打卡,“流量至上”让一些人变得功利和短视。路名命名需要考量的因素,不仅包括历史、地理因素,也包括风俗、习惯等因素;如果唯利是图,很容易陷入“什么流行改成什么”的怪圈,最终乱象丛生。


  “网红路名牌”说到底,也是一种“快餐文化”的产物。快餐虽然方便,但缺乏营养;快餐文化虽然迅速,但却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网红路名牌”看上去很诱人,实际上却缺乏品质。人云亦云、趋之若鹜,当短暂的新鲜感过去,当同质化的路名牌层出不穷,“网红路名牌”也就失去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