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感恩奋进这五年③】厚植法治之基,平安成为亮丽的广东名片
发布时间: 2022-05-05 来源: 南方网 作者:

编者按

为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南方网推出“感恩奋进这五年”系列报道,聚焦过去五年间广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双区”建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文化强省、法治广东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敬请垂注。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法治是平安建设的重要保障。

“2021年中央对广东群众安全感调查,群众感觉‘安全’和‘比较安全’的超98%,比2017年提高6.19个百分点”“在2021年中央政法委对各省的平安建设考评中,广东排名全国第2位”“广东入选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项目),数量居全国首位”……一组组数据显示,广东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有温度、有厚度、有分量的法治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紧紧围绕“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的目标,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打造法治引擎,护航高质量发展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2022年1月1日起,《广东省平安建设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广东出台的首部关于平安建设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条例》明确平安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相关单位职责定位,完善社会风险防控和矛盾纠纷化解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治理,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平安建设提供更有权威、更可操作、更具针对性的制度保障。



前海法院。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是护航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持深圳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立健全与试点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机制,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促进两个合作区法治创新,推动制定横琴合作区条例、前海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探索在前海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加强“一带一路”法律事务合作,强化涉外法治工作,为广东企业“走出去”提供法治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广东省高院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条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条,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相继出台依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全力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2020年疫情期间对1.1万件民事案件采取“活封”“活扣”保全措施,努力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检察机关大力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促进涉案企业守法经营、预防再犯。推进“法治体检”常态化,2021年共组织对超过7万家民营企业开展现场免费法治体检。

保障人民权益,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2021年1月4日,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案。69岁的阿婆被居住在35层男孩扔下的矿泉水瓶吓倒摔伤,法院判决赔偿9万多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后,全国首个适用民法典宣判的案件,被称为“民法典实施第一案”。



2021年1月4日,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案。图为庭审直播现场。来源: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

民法典不仅保护老百姓“头顶上”安全,也维护“舌尖上”“脚底下”安全。珠海香洲法院、深圳前海法院和宝安法院先后适用民法典,审结了涉及“自甘风险”,以及融资租赁合同和预付费合同纠纷案,依法加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优先保护,结合开展“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民生领域司法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办案效率与人民群众的司法体验感密切相关。为满足人民群众更快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的期待,省检察院以提高认罪认罚制度适用率为抓手提高审结率。实行集中告知、集中提讯、集中具结的集约化高效办案模式,积极依法适用速裁及简易程序,简化简单案件的文书制作和内部工作流程,推行专业化办案组织,科学调配办案力量。目前广东认罪认罚适用率保持在85%以上。同时加强对案-件比的考核,强化自行补充侦查的运用,加强对延长办案期限、退回补充侦查的审批把关,通过加强监督管理,防止没有必要的延期、退查,从而提高办案质效。

严惩黑恶犯罪,让群众安全感成色更足

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无乱强基,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涉及被告人54名,公诉机关指控的违法犯罪事实达48宗,卷宗材料多达200多册,一审庭审13天,二审判决书9万多字,宣读近2小时……2018年8月15日,广州中院审结的刘永添案,打响了广东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第一枪,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十大案件”。

刘永添案只是广东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个缩影。2018-2021年,广东共打掉涉黑组织30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227个,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700多亿元,彻底打击了黑恶犯罪的嚣张气焰,有力摧毁了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共起诉涉黑恶案件4367件20530人,法院审结4594件20078人,依法惩处了一大批黑恶犯罪分子。同时,广东深挖彻查“关系网”“保护伞”,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人员999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393人,移送检察机关处理1534人。



现场展示广东公安机关查扣的一批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实物。南方日报记者 张冠军 摄

结合实施“头雁工程”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广东累计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2424个,查处了一批涉黑涉恶村组干部,有力铲除了黑恶势力赖以滋生的土壤。累计对30个县区的56个涉黑涉恶涉乱突出问题实施挂牌整治,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268个,强势打掉一大批长期盘踞在渔业捕捞、矿产资源、交通运输、商贸集市等领域的村霸、行霸、市霸、路霸、沙霸,行业秩序、营商环境显著改善。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仅是“国家行动”,也是“民心工程”。据全国扫黑办调查,2021年广东扫黑除恶工作群众满意度为94.96%,比2018年提升14.37个百分点。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平安喜乐,是每一位奋斗在扫黑除恶一线的公安民警最大的期盼。

开设平安信箱,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

“医生说那把刀刺断了我的静脉,还差1厘米就割到动脉,差点没命了。”2014年,惠州市惠东县的杨先生在家门口被一名蒙面歹徒持刀刺伤,险些丧命。由于缺乏关键线索证据,案件久侦未破,杨先生陷入深深的不安和恐惧,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得罪了谁,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对他行凶。

2021年,随着广东省公安厅“平安厅”信箱的开通,杨先生的遭遇引起了广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王志忠的重视,并与杨先生在网上进行了会面。随后,广东公安厅成立专案组,并抓获犯罪嫌疑人。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杨先生向惠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赠送锦旗。广东省公安厅供图

2021年5月1日,广东省公安机关开设“平安厅”厅、局长信箱,方便广大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搭建“键对键”联系群众的沟通渠道。自“平安厅”信箱开设以来,“小窗口”发挥大作用,为群众解决了不少“急难愁盼”问题。

“平安厅”信箱上线以来,累计响应群众来信8.86万余封,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38万个,收到感谢信2750封,推动出台各类执法规范性文件89个,根据来信提供的线索查破各类案件4077起,受到中央和省市媒体、社会广泛赞誉。

最小应急单元,探索市域基层治理创新做法

人民,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源泉。

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经常能看见一块写有“最小应急单元”的牌匾,这已经成为广州探索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做法的标志。通过广泛组织、发动引领“广州街坊”等群防共治力量,第一时间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小应急单元犹如一个个深入城市毛细血管的细胞,帮助超大城市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2021年8月18日至19日,广州天河区最小应急单元大比武活动在私立华联大学体育馆举行。来源:广州天河公安

在超7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广州,拥有22913个最小应急单元,配备应急处置力量19.8万人,打通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先期处置“最后一百米”。2021年5月以来,最小应急单元成功协助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17宗。

基层治理既需要群防群治的力量,更需要体系化、网格化落实。加快推进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完成广东13万个综合网格的基本划分、编码固定和置入“粤政图”,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治理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和“雪亮工程”建设,初步实现“一个平台管平安”。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从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再到开展群防群治基层治理工作,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平安广东建设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用法治“底色”绘就平安幸福广东新画卷。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以更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更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更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全方位守护群众平安、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让平安成为亮丽的广东名片,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厚植法治之基、强化法治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