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阻断网络谣言扩散链,理智与法缺一不可
发布时间: 2022-01-24 来源: 红网 作者: 郝颖杰

  近日,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事件尘埃落定后,当事人吴女士在记者回访时表示,自己已经从低迷的情绪中走出来,生活也回到了正轨上。回顾10个月的维权之路,吴女士希望以自己的经历激励更多人,“每个人都勇敢了,我们强大起来,造谣者们才不敢嚣张。”(1月20日 正观视频)


  10个月里,为了维权坚持不懈,忍受着流言的折磨和等待的焦灼,吴女士坚定的意志足以让藏匿在暗处的造谣者瑟缩。但是,笔者却不希望有更多的“吴女士”出现:受到被恶意造谣的无妄之灾,平白摊上莫须有的罪名,被非议打入生活的谷底……除了呼吁每个人在被造谣时鼓起勇气,更重要的是穷源溯流——在法律起到震慑作用的同时,公众要以理智的态度面对定性模糊、未明真相的传言,拒做造谣人、传谣人。


  “不信谣,不传谣”,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道理,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却越来越难以贯彻。本次吴女士的案件中,两名主要造谣者虽以“开个玩笑”这一看似幼稚的说法作为托辞,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对于网络爆点内容的特性心知肚明:涉及隐私的负面消息往往更能光速传播并受到热烈讨论。而越来越依赖于社交媒体和碎片化信息的网民们,抱着好奇的态度点进一条所谓的“爆料”,从不知真假的聊天截图看到评论区里某些“亲眼所见”者煞有介事地透漏着各种细节,疲于处理大量信息的看客们放弃了查找漏洞、自我分析,最终选择了将屡经渲染的故事视为“真相”。也正是这样,他们在无意之中变成了造谣者用以牟利、刺向受害者的一把把名为“流言”的利刃。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一书中说到:“如果你的批评依赖于给对方贴标签,而不是依靠因果推理,那你就陷入了局限思维之中。”笔者从这句话中明白,对谣言说“不”,要争取做到这两点:首先,不要在造谣者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放松警惕,自觉削弱了判断和思考的能力,被动地接受信息;更重要的是,探寻真相需要有理有据的分析,尽可能地规避刻板印象和“排斥异己”的思维倾向,也要有敢于认错的勇气——为一时的口舌之争将错就错,无疑是助纣为虐。拥有“敢较真,不轻信”的态度是文明上网、尊重他人和自己的重要表现。


  公众的理智是阻断谣言失控、扩散的利刃,而法律自然是直击谣言根源的重拳。从吴女士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针对谣言处理问题的条例存在不够完善、处罚疲软的缺陷,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惩治细则,强化法律对于意图造谣者、传谣者的威慑力;同时,笔者认为司法机关需要把“通过主流媒体澄清谣言”这一关键步骤加入办案流程中,以最大化消减谣言的恶劣影响并恢复受害者的名誉。


  信息社会里,相信在法律强有力的震慑下,在公众理性客观的审视下,歪曲事实的谣言将渐渐失去生存的空间,流言蜚语将再难成博取关注的“流量密码”。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1/23/1080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