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巷畔:从小巷人家“穿越”到水城中轴社区
发布时间: 2021-12-01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蔡逸龙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74)


巷畔社区居委会办公大院。阿龙 摄

巷畔社区位置图。阿龙 制图

巷畔俯瞰图。郑楚藩 摄

巷畔郑氏宣教公祠。阿龙 摄

北楼围,解放初期巷畔村农会办公地址。阿龙 摄

进贤门大道巷畔村口,巷畔大道南端即从此门开始。阿龙 摄

2019年建成通车的天福东路巷畔段。阿龙 摄


  从钓鳌桥往东,沿临江南绿廊东行2.4千米,来到北河大桥下,沿榕华大道南行305米,来到椟松路口,沿椟松路东行550米,过安居楼,走进后畔园十九巷,就来到榕城区榕华街道巷畔社区境内。从地图上看,沿黄岐山大道这条城市的中轴线,越过北河南下,巷畔社区正在这条线上。


  2021年初冬,记者一行走进巷畔,这是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经过的第11个社区,也是进入椟松境内的第3个社区。


  西至港福路,北至后畔园十九巷,东至同心路,南至进贤门大道,是巷畔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祠堂边人家搬到新居住地


  巷畔社区,在2005年以前,称为巷畔村。据1998年编写的《椟松乡志》载:“巷畔村,因居住(埔上村郑氏)祠堂巷厝之村民有人到埔上村西南处垦殖和定居,也建厅房配套成局之住宅朝向揭阳县城,遂成巷畔村,村名取‘来自埔上村祖祠旁边巷厝人氏’之意。”


  巷畔,跟西头一样,也是以方位得名的,就连当地的地名读音,也与西头异曲同工:当地群众将巷畔hang7bain5(汉7波闲)读为hang7bain7(汉7办),即可明白是方位词。


  巷畔是何时创村的呢?对此《椟松乡志》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记载于这本乡志里头的谱牒,巷畔的可考先人为椟松第13世的郑宣教(熙字辈)。在同为熙字辈族人中,郑必径则是港墘可考的先人,我们在这个系列的第65站《港墘:从港湾小村到城市花园》,以一代人30年通俗计法,推算出郑必径居住在港墘的时间,应在明朝初期。同一辈序的族亲,当不会相差太远,因此,郑宣教居住巷畔的时间,应该也在明初。


  然而,我们在清雍正、乾隆两本《揭阳县志》中留在这两本地方志的“渔湖都”中极西北的乡村名册和地图,自西往东仅有狗吠寮、港墘、椟松和埔上4个名字,没有查到巷畔的名字。


  创村于明初,却又未被县志列入名册之中,这其中有何因由呢?


  椟松和巷畔名字的微妙关系


  郑姓从蓝田都椟松村(址在今揭东区新亨一带)迁入县城东隅的渔湖都极西地区,在埔上村立足后就向西部一步步拓展。按理说,埔上是郑姓立足县城东隅的第一站,如果郑姓族人想将椟松的村名从新亨移植至新落居地上,埔上就应该是改名椟松最理想的地方,但偏偏郑姓在落居繁衍后,在西边新置的村落上取名椟松,这前后倒置的原因,或许只能这样解释:埔上原来已有他姓聚居,郑氏迁入,在未形成大族之前,不可能自行改变村名。而椟松则是后来郑姓西拓新置且为单姓的村落,遂可以自行命名,因此,椟松的名字,才迟缓一些时间从新亨“搬”入县城东隅。


  椟松名字落地县城东隅,却又与埔上、港墘并列为清代3村,3村标于清雍正、乾隆两本《揭阳县志》中渔湖都图上的位置,其实与今天的埔上、巷畔和港墘3村完全吻合。或许可以这样认为,从埔上祠堂巷迁出的郑氏后人,在新的落居地上虽然自称是巷畔人,但巷畔的名字还未被其他两地郑氏后人完全认同,更多的郑氏后人更愿意把祖上在新亨落居的椟松村名字搬到这里来,纪念祖先那一段艰辛创业时光吧,“巷畔”只是对近祖和己祖纪念,“椟松”却是对远祖和族祖的纪念,在这种情况下,椟松村就成为埔上郑氏迁出创新村的名字。


  然而,椟松村、港墘村郑氏虽然都从埔上村迁来,但追根溯源,埔上村郑氏也是从新亨椟松村迁来。既然3村都认同同为新亨椟松郑氏后裔,椟松的名字,就应成为3村的共同称谓才是,于是,巷畔村的名字逐渐为3村郑氏接受,而椟松也成为3村的共名。至清末民国初年,巷畔村名字完全取代了此前的椟松村,而椟松则被统称为乡名。


  从片村、自然村、行政村到社区居委会


  自埔上祠堂巷迁出创了新村,巷畔其实是郑姓椟松的一个聚落片,一般称为片村。


  1949年10月19日,揭阳解放。随之,新解放区纷纷成立农会组织,巷畔村也成立了农会,其时,对于行政村辖下的小村,不管其为片村还是自然村,均称为自然村。据《椟松乡志》载,巷畔村的农会组织全称为“渔湖区松义行政村巷畔自然村农会”,主席为郑桂坤。1955年,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各地纷纷成立农业社,巷畔村成立了“渔湖区梅联乡巷畔农业社”,郑虎担任主任。这时候的巷畔村,与椟松其他村一道,与附近的梅兜村等合设为梅联乡。1958年6月,农业社改为连队编制,巷畔称为“渔湖区梅联乡巷畔连队”,郑汉洲担任连长。当年9月,巷畔随椟松各村从渔湖析入榕城,连同从锡场析来的东畔、沟口、东山、玉浦等村庄,成为榕城人民公社的新成员,设为“榕城公社东郊管理区巷畔连队”。这一年,巷畔建立起党支部,郑虎任巷畔支部书记。


  1969年,改称为“榕城公社巷畔革命委员会”,郑锡洲任主任。由自然村升格为行政村单独建制,巷畔可以说是从这时开始的。


  1982年9月,巷畔革委会改设为村民委员会,郑俊标任主任。1985年7月,村委会改设为管理区。此前,西头村因人口较少,一度并于巷畔村中,成为“巷畔村西头连队”,虽然两者中间隔着港墘村,但并不影响两地郑姓群众的和谐相处。在巷畔改设为管理区时,榕城镇将西头从巷畔析出,建置为管理区。自此,“椟松3村”遂成为“椟松4村”。


  1987年5月,巷畔管理区重新设置为村委会,郑松钦任主任。1988年8月,村改置为村公所,郑静亮任村长。


  1992年6月,巷畔村划入新设置的榕城区榕华街道,成为其时所辖4村4居委会中的一员。


  2005年,巷畔村委会改置为巷畔社区居委会。


  改革开放“走”出一条大道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初扬的时候,巷畔村闻风而动,立即与香港商人郑礼松洽谈合办来料加工企业。其时的巷畔村党支部书记郑锡洲专程与旅居香港的巷畔族亲郑礼松商谈了双方的合作事宜。不久,村里与港商合办的服装厂在村开工,港商负责来料,村里提供劳力,在村里加工为成品服装,出口外销。这是我省最早一家劳力密集型来料加工企业,据《椟松乡志》载:“(企业)开我省与海外合资办企业之先河,协议书批为‘汕纺服79/001号’。省委任仲夷书记偕汕头地委刘俊杰书记莅厂考察后表示赞赏。”


  据1990年出版的《榕城镇志》载:“1979年,榕城试办第三产业,并批准个体从事工、商、服务行业,以扩大群众就业管道。翌年,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莅县视察,召开榕城试办第三产业代表座谈会,对此给予肯定。《南方日报》为此发表消息,各地来榕参观学习者络绎。”


  巷畔村与港商合办的企业让村里的一批农民自此“洗脚上田”,成为第一批在家门口就业的工人。


  改革开放加快了榕城镇东部城郊地区的城镇化步伐,就在巷畔村与港商合作来料加工企业开工生产不久,一批省、县机构落户巷畔村地域,有县抽纱公司、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揭阳分校等,村里南接新兴东路的沙土路村道,每天进进出出的车辆一批又一批。为适应城镇化的发展,方便机动车出入村里,1984年,村将这条村道铺筑为长375米,宽5米的水泥道路。1985年,由北河大桥到南河汽车轮渡口的公路拓建成混凝土路面的大道,并命名为榕华大道,这在当时县城市政道路中是最宽的。巷畔人认为,刚刚铺筑完工的村道,是村里首条宽敞的水泥道路,也是第一的,遂命名为巷畔大道。


  巷畔大道自此叫了近30年。来到2014年,揭阳市区命名更名了一批城市道路,巷畔大道被更名为巷畔大路。路还是那条路,名字也差不多还是那个名字,只是称谓稍作变更,成了“大路”。采访组搜索了揭阳市区的地名,称为“大路”的,似乎仅有此一条。然而,当地群众还是习惯把这条路称为巷畔大道。对此,我市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专家、正在编纂的《揭阳市地名全览》主编彭妙艳认为,大道、路、街、巷、围,是以长度、宽度大小顺位排列的,但也未必是一成不变的。当年揭汕公路、揭普公路榕城段合并扩筑为市政道路,命名为榕华大道,2002年将新兴路、新兴东路和榕京公路榕东段、渔湖段合并为进贤门大道,是扩筑、升级道路档次后的成功命名例子,将原来的多段路合并重新命名为大道,就显得顺理成章。而巷畔大道在没有扩筑、升级道路功能的情况下,单纯以其不能与别的大道相提并论,就非要将其降为“大路”“路”,就有些牵强了。一条街路,有其如何诞生并被世人接受的历史,即便当年巷畔大道的名字起得有些“出格”,我们也应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放在当年的巷畔村范围内,村民们这样称呼它,有着对奔康致富理想的向往,应该予以理解。如果当年地名管理部门能及时命名公布适当的名字,这条路也不会被叫了近30年。而30过去,巷畔大道的名字已为人们接受,并写入了邮路、不动产登记标准地名,再来重新命名为大路,就显得有些矫枉过正。倘有一天,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把巷畔大路扩筑并延伸成为主干道,那岂不是又要恢复为巷畔大道呢?


  从稻穗飘香到楼风送爽


  从明初,郑氏族人开创巷畔村,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巷畔作为一个纯农乡村,田园从椟松港岸边,延伸到南侧的引榕干渠边。明代,在逐渐形成村落后,巷畔郑氏在椟松港南端河道弯曲处,建起了祠堂,纪念于此创业的祖先郑宣教,因此祠堂命名为宣教公祠。祠堂坐东面西,西面和南面为椟松港水环绕。逢年过节,这个老祠堂,成为村民缅怀祖德的地方。


  据巷畔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郑传青介绍,1949年底成立的巷畔村农会组织,办公地址就设于村里的北楼围,农会主席和一帮农会干部在这个位于宣教公祠北侧,同样门口有椟松港水的小楼房办公。


  1969年,椟松大队析为埔上、巷畔和港墘3个革委会,巷畔开始作为单独的行政村建制,遂建起了革委会办公房子,在这个新办公场地指导村民开展农业生产。


  80年代,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发展起来的巷畔人,在巷畔大道东侧建起了一排排整齐的两层楼房,村民们告别了低矮的旧房子,搬进了新楼房。1986年,巷畔管理区管委会也在进兴路中段建起了新的办公大院,而原来的办公场地则改造为村老人活动中心。


  随着揭阳撤县建市,巷畔的城市化步伐加快,至21世纪00年代,30年间走完了全面的城市化路程,昔日的田园变成一幢幢拔起的高楼、商场、学校和厂矿企业。


  2017年,推土机将椟松港巷畔祠堂围和北楼围中间的占地20多亩的旧房子推倒,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阔步推进,天福东路穿过了整个巷畔社区,将社区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不久,笔直的六车道城市干道横卧于社区中央,巷畔完成融入城市中央。


  2019年,巷畔社区居委会搬到了天福东路同心路口新办公楼。


  据郑传青透露,祠堂围北侧天福东路南侧,居委会将规划建设为社区居民的住宅楼,力争在不久的将来,让社区居民搬进新楼房居住。


  从低矮的北楼围到今天的天福东路办公楼,村(社区)办公场地的变迁见证了巷畔的每一个发展历程,见证了一个乡村从乡野到城市的蝶变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