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碎片化阅读不可恃
发布时间: 2021-11-30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杨桂青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仔细阅读一本书籍的机会越来越难能可贵。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这些在传统意义上贬义的词语,是时下不少人对待阅读的基本态度,并因此而衍生出一个专有的名词——碎片化阅读。


  顾名思义,所谓碎片化阅读,就是指通过手机等载体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它包括且不限于观看即时新闻、浏览网页、阅读公众号文章等。现在人们每天都有意无意地进入碎片化阅读模式,这既可让人在忙碌的空隙获取所需的资讯,也可给人紧绷的神经提供放松的素材。因此,碎片化阅读并非一无是处,它具有快速、及时、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优点,这些都是传统的深度阅读所不具备的优势。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终端在带给人五花八门的资讯时,也充斥着大量的快餐式知识碎片。“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类似的普及式内容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它抓住的正是人们碎片化阅读的需求,将原本必须长时间阅读积累的知识,通过提炼、总结,浓缩成可以“速成”的知识点,以此满足人们渴望增长见闻,又不想或无法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钻研的“痛点”,一经推出就被受众热捧。


  如果仅从所述的便捷性及普遍性而言,碎片化阅读似乎并无不妥。但只要人们回过头来认真审视,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正如其名称一样,碎片化的阅读难以形成系统化、逻辑严密的结果,尤其是在一个原本并不熟悉的领域,浮光掠影式的阅读体验貌似让人得到了认知空白的填充,可一旦到了需要应用这方面知识的时候,人们才会惊觉原来那些似是而非的认知并不足以为实际行动提供所需的指引。换而言之,如果人们需要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可供应用的知识储备,那么碎片化的阅读模式显然无法达成。


  更为可虑的是,碎片化阅读看似充分利用了零碎时间,但当习惯的这一阅读方式之后,会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等快捷方式来获得知识碎片,从而无法再沉下心来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深度阅读。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已经直白地指出了仅靠死啃书本是无法获得真正知识的,何况是连书本的知识都不能静下心“死啃”呢?那更是无法获得所需的扎实知识储备。


  因此,碎片化阅读说到底只是一种分散式、消遣式的阅读模式,并不可恃其为学习的圭臬。人们要想获得扎实的知识,还是需要踏踏实实地捧起书本,原原本本地从头学起。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