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新创现代潮剧《大山里的国旗》广州首演
谱写山村教师和教育事业的赞歌
发布时间: 2021-11-30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蔡烨华

  大山里那一面国旗下,知青老师李丹丹坚守三尺讲台,将一生奉献给山村教育,用执着和爱托举起大山深处的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11月27日,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东潮剧新创作品展演”剧目之一,由普宁市潮剧团演出的《大山里的国旗》在广州友谊剧院首演,以朴素真实的感人剧情和爱与责任的伟大抉择,为观众带来一场撼动心灵的艺术洗礼。这是潮剧舞台首次展现支教题材,谱写了一曲对山村教师和教育事业的赞歌,感动了现场无数观众,谢幕时的掌声经久不息。


  《大山里的国旗》唱响一曲对山村教师和教育事业的雄浑赞歌。通讯员 摄


  《大山里的国旗》剧照。通讯员 摄



  五部新创潮剧献礼建党百年


  此次展演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和广东潮剧院、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揭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共同主办。据介绍,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支持下,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联合有关文化主管部门、潮剧院团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东潮剧新创作品展演”活动,省、市、县各级潮剧团均积极参与,共同推出的五部潮剧作品,分别是广东潮剧院的《英雄长歌》、潮州市潮剧团的《茂芝·星火》、惠来潮剧团《南山红英》、澄海潮剧团的《一代侨领》和普宁市潮剧团《大山里的国旗》。这批作品,大都发轫于潮汕本土故事,着笔于战斗英雄、革命先辈、爱国华侨和教育工作者,将他们的付出和牺牲以戏曲艺术凝炼升华,呈现在舞台之上,视角多元,各有特色。


  《英雄长歌》演绎了著名战斗英雄麦贤得在“八六”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以及几十年来与伤病顽强搏斗、经历风雨永葆英雄本色的人生故事,同时刻画其妻李玉枝历尽艰难守护英雄的平凡而伟大,英雄夫妻携手前行,并将爱国情怀传承给下一代,谱写了一曲岁月长歌;《茂芝·星火》致敬1927年发生在潮州饶平茂芝的茂芝会议,将主角的感情故事和革命的进程、民众的觉醒交织相融,雄壮而细腻地描绘出信念、信仰和理想的不朽光芒;由发生在揭阳大南山地区的真实革命事迹改编而来的《南山红英》,讲述了以林月娥为代表的红四十七团红军女战士英勇善战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一代侨领》则塑造一个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爱国华侨形象,讲述蚁光炎先生为援助深受战争之苦的祖国人民,与当地日军势力斗争斡旋,最后为保障运送物资的秘密邮路,壮烈牺牲在异国的故事。上述4个剧目均在潮汕本地完成了首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知青坚守山村教育感动观众


  此次在穗首演的《大山里的国旗》是展演活动中的最后一部演出作品。该剧由中共普宁市委宣传部、普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出品、普宁市潮剧团演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裴福林和普宁市潮剧团导演许汉生担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梁郁南担任编剧,杜美云进行潮剧移植,杨穗丰担任作曲,季乔担任舞美设计,刘凤恕担任灯光设计,优秀潮剧演员李丹丽和王锐光担任主演。


  该剧讲述主角李丹丹在蒙难时巧得山村支书保护,应邀成为当地小学的唯一教师。她在数年中,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启发不知教育重要性的山村村民,与村支书和当地政府共建正式规范的云岭小学。后其父亲得到平反,李丹丹得以回到城市生活,但在经过一番思想挣扎之后,又返回山村,最终留在山村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也为山村孩子带去光明和希望。


  该剧以山村小学的国旗作为前后呼应和主题升华的意象,让山村小学的建设和主角的爱情、亲情三条剧情线共同推进,结构经典而精巧,人物的悲欢离合与时代洪流的演进环环相扣。剧目突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建设之艰难和投身于此的教育工作者们之伟大,汇成一曲对山村教师和教育事业的雄浑赞歌。当晚的演出,吸引了大批的戏迷前往观看,特别是当晚有不少山村教师和山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有着山村教育的生活体验,对山村教育的重要性深有体会,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频频引发共鸣。随着国旗一次次在山村小学升起,现场观众内心的情感也一步步升华,心情随着剧情起伏,现场掌声频频。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陈小奇表示,整场戏看下来,有几个地方很感人,特别看到李丹丹挑书上山遇雨,把雨衣盖书本的动作,他禁不住流泪了。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历代人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而我们推出这么一位乡村教师,她扎根大山,重视教育,陪伴孩子,让他们看到希望,给他们带来光明,给我们祖国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我觉得特别有现实意义!”裴福林介绍,《大山里的国旗》是广东省内首部以山区教育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主要展示建党以来,无数个“李丹丹式”的教育工作者的心路历程,弘扬山区教育工作者敢于担当负责、倾心为民,用爱心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的无私奉献精神。


  精雕细琢唱响一首爱的赞歌


  《大山里的国旗》作为献礼建党100周年的新创潮剧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创新了潮剧的舞台表现性。首先,山区教育题材在广东省的艺术作品中,较少展现,富有新意。为体现主题,该剧在编排中主要用心理活动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体现山区的艰苦、人物的淳朴、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及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本次的舞台和灯光设计以写意为主,十分赏心悦目,这种舞台表现方式在潮剧这一形式上比较少见。再次,该剧立意在于宣传教育工作者要像张桂梅那样坚持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处世态度和最高追求,淡泊名利、敢于担当、一心为民。剧中李丹丹成为山区教师后至获回城喜报,再从城内返回山区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和其最终选择坚守,也是该剧一大看点。


  “山区教育的题材非常贴近人心,因为山区教育时至今日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部剧也展现了潮剧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突破,在音乐渲染、舞台设计、人物演绎上都非常用心,非常出彩!”揭籍作家黄剑丰表示,该剧从细处深入挖掘,挖出人物真情,掘出群众的泪点;唱腔音乐的设计非常丰富,悲与欢,聚与散,色彩极为鲜明,为这部戏增色;人物形象塑造饱满,演员演绎投入,以情动人。比如,在第二场,李丹丹夜宿山村破庙,现代戏人物,以潮剧青衣行当应工,演员声情并茂塑造出弱女子一人承担黑暗,夜闻狼吼的无助。此外在回城前与孩子们的道别,孩子们鞠躬道声老师好,李丹丹哽咽着回一句老师不好,用情极深,直击人心,催人泪下。


  该剧主演兼艺术总监李丹丽告诉记者,在扮演李丹丹这一角色时,首先要克服固有的古装程式化设计,包括人物的动作、表情,甚至一个眼神,一句简单的台词。其次,剧中李丹丹用扁担挑书上山的一幕,生活中她没有用过扁担,为了很好地运用“扁担”这一道具,她特别请教了老一辈的群众,并在空闲时间练习。最终设计了一套舞台动作,将其运用到角色的表演动作中去。


  据了解,该剧是普宁市潮剧团继《如是传》入选省艺术节并获奖后,精心创作排演的又一大型潮剧作品。“能在阔别30年之久的省级舞台进行首演,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感谢上级单位不遗余力的帮助和指导,也感谢主创团队和全团演职人员的辛勤付出。”李丹丽透露,受疫情影响,该剧所遭遇到的难题数不胜数,单单从排练到确定演出,就先后经历了5次改期。通过本剧的排演,普宁市潮剧团在艺术上有了较大的提升,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希望能登上更高的艺术舞台。据了解,首演成功的《大山里的国旗》接下来将在全市各地进行展演。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