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普宁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 2021-11-12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高浩钦 林一帆 特约记者 罗凯瀚

  “今后五年普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建成繁荣开放的‘商贾名城’和多元融合的‘创新之城’;形成更具影响力的城市中心……”在近日召开的普宁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政协普宁市十一届一次会议上,该市回顾过去五年工作,部署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要要以“八大攻坚战”为主抓手,坚持“啃骨头、打基础、促发展”,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民生大幅改善、社会安定和谐,不断提升“商贾名城、创新之城”发展水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过去五年——

  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过去五年,普宁市认真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揭阳市工作安排,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完成了目标任务,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三个圆满收官”。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13.58亿元,年均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9.73亿元,年均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256.77亿元,年均增长7.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27元,年均增长7.2%.荣登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

  五年来,普宁相继荣获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教育强市、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省卫生城市、省双拥模范市等称号,成功入选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名单、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全国城市传播热度百强榜、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省级试点县、省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今后五年——

  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民生大幅改善、社会安定和谐

  普宁市提出,今后五年,是普宁攻坚突破、转型提升的关键五年。要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协同意识、危机意识,躬身入局、挺膺负责,重整行装再出发、守正创新谋新篇,把大会描绘的宏伟愿景变成美好现实,奋力谱写普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普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刻认识和把握“三新一高”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八大攻坚战”为主抓手,坚持“啃骨头、打基础、促发展”,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民生大幅改善、社会安定和谐,不断提升“商贾名城、创新之城”发展水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为揭阳建设活力古城、滨海新城、产业强市,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普宁贡献。

  今后五年普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营造正道直行、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公平正义、平安稳定的社会生态,山清水秀、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建成繁荣开放的“商贾名城”和多元融合的“创新之城”;形成更具影响力的城市中心。

  重点工作——

  以“八大重点”全力推动普宁加快发展

  ——深入建设产业强市,增强县域竞争能力。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扎实推进产业强市战略,突出延链、补链、建链、强链,重点培育发展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3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谋划发展先进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打造创新之城,增强创新创造能力。要坚持改革创新,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普宁精神,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打破常规旧律,激发创新潜力和社会活力,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改善提升城市品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服务,拓展城市空间,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的服务能级,让城市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粤东城市群新城市中心。

  ——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内生发展能力。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培育壮大普宁经济新的增长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基础支撑能力。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短板、激潜能,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增强持续发展能力。要坚持生态优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快建设天蓝、山青、地绿、水秀的美丽城市。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强化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城乡安全稳定、群众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用心用情保障民生,增强服务供给能力。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编辑:孙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