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揭西置县:年轻新县挑起山区发展重任
发布时间: 2021-04-19 来源: 作者: 记者 蔡逸龙

  揭西县河婆街道霖都大道66号,揭西县机关办公大院。

  196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揭西县。一个新县就此在潮汕地区西北部诞生,自此加快了大北山一带发展的新征程。

  56年了,大北山下的这个办公大院,默默地看着一个山区集镇一天天地成长,直至长成今天这个高楼林立的城市。


  场景   新中国成立后潮汕地区新增第一县


  揭西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5)将县城中心辐射至龙潭、坪上两镇。


  揭西县版图状若鲤鱼。资料图片


  揭西县地大部分原为揭阳县西部辖域。明清时期,县境多属揭阳县霖田都,霖田祖庙(三山国王庙),以及今天县城的霖都大道,都是带着历史印记的名字。

  1965年以前的揭阳县版图,像一顶毡帽,南北相距窄小,东西相距较长,从东部的地都华美村至西部的河婆新建村,直线距离长达86公里,从西部山区集镇河婆到揭阳县城,也有54公里的距离。因为东西部相距甚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加强东部和西部的地方党组织建设,潮汕党组织就在东部和西部各设置了两个县级党组织,分别称为“中共揭阳县委(一、二、四区)”“中共揭阳县委(三、五区)”,领导两地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两个县委演化为中共潮揭丰边县委、中共揭阳县委,直至全县解放,才统一为中共揭阳县委。

  来到20世纪60年代,揭阳县的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但囿于西部地区地处潮汕地区西北边陲,且距中心县城较为偏远,山区经济发展步伐不大。而在1964年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揭阳县成为潮汕地区人口第一大县,人口数达130.6万,比列第二位的潮阳县118.7万还多12万,比人口数最少的南澳县的6万,更有20倍之多。在这种情况下,为平衡东西部地区的发展,汕头专员公署提出在揭阳县西部增设揭西县。

  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第157次全体会议决定,从揭阳县划出河婆、良田等12个公社和棉湖镇,从陆丰县划出五云、上砂两个公社,设置揭西县,揭西县城为河婆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潮汕地区增设的第一个县。

  从“毡帽”版图上析出的地盘,再加上从陆丰析出的两个公社,新设置的揭西县版图状若一条鲤鱼,“鲤鱼”一跃,冲过龙门,便能化龙!

  黄斌,揭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在谈到揭西置县这一历史事件时说,这在解放后的16年时间里,是潮汕地区真正意义上设置的第一个县。此前,在1959年至1961年间,潮汕地区一些县有过短暂的合并和恢复,如丰顺、南澳、澄海、惠来,曾被撤销合并于邻县中,但后来都恢复了。而这一次设置揭西县,却是为着区域的协调发展而调整的,虽然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存在的两个县委的情况不同,但行政区划调整着眼于优化地方行政管理和发展经济,道理却是一样的。增设揭西县以后,以河婆为中心的新县城带动了山区的各方面建设,也辐射、带动了棉湖、五经富、京溪园等地的发展,成长为大北山区区域发展的经济亮点乡镇。而揭西县自此50多年的快速发展,也印证了此次调整是科学的、正确的。

 

  讲述   历经50多年建设,揭西变化翻天覆地


 县机关办公大院内栽于1927年的老榕树见证了县城的大变化。黄 斌 摄


  县城南河边新貌。李维照 摄


  革命老区南山镇火炬村新貌。李 颖 摄


 张立民(左)讲述1965年揭西县初创时历史。黄 斌 摄 


河婆新貌。黄 斌 摄


  张立民,生于1942年,退休教师,曾任揭西一中副校长,退休后参与揭西县史志办多项历史课题研究,参与整理和出版多部揭西地方历史著作。1965年,张副校长23岁,对于揭西置县的情况,相当熟悉。

  来到霖都大道的揭西县机关办公大院,张副校长指着门口内侧一株榕树后面的大楼说,那是当年初创县时的县机关办公场所,今天的机关办公大院,就是在那里逐步扩建起来的。

  在那一个夏天,一群为着加快山区发展的党员干部,奉命从各地来到这里,开始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新县的蓝图来。

  据张副校长介绍,当年适逢学校放暑假,新县的一班干部搬进了学校办公。尔后,学校让位给新县机关,搬到溪东村东南侧另辟新地建新校区,后来,改名为大华小学。

  这株栽种于1927年有着90多年树龄的榕树,当年就耸立在溪东小学校区门边,有幸目睹了一群干部在平房校舍里进进出出,不久是周围的一片片荒地和平房逐渐变成道路、厂房、校舍和居民区,继而又“长高”成楼房。

  河婆成为县城,城市化进展跨入井喷阶段,新县创业者自此开始了新县城的规划建设。56年过去,河婆经历了“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同样,整个揭西县,也在这56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潮汕地区西北部一个闻名遐迩的生态旅游县。

  据2005版《揭西县志》载,1965年,揭西县的工农业总产值为1.048亿元。而到2020年,来自揭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统计数据,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0亿元,是1965年的229倍。

  1965年,揭西县境内只有省道4条,没有国道和高速公路。2020年,揭西县建成高速公路100公里,高速出入口9个,并有两条国道G235线新(江苏新沂)海(丰)公路、G238线南(昌)惠(来)公路经过县境。而在近几年的山区公路建设中,省道、县道、乡道大都得到了升级改造,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525公里。

  50多年的农村建设,揭西的广袤乡村,从“农业学大寨”,到发展乡镇企业,再到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建设成果硕果累累。特别是美丽乡村,更成为揭西县的一道道迷人风景线,从火炬村、粗坑村,到旧住村、到鲤鱼沟村,从大洋度假村,到京明温泉度假村,再到黄满寨瀑布风景区,美丽揭西已然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

 

  延伸   山区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揭西旅游胜景之一——西坑梅花。李维照 摄


  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揭西县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揭阳市人民政府批准了《揭西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5)》。

  依据这个20年发展规划,揭西县分为县域规划区和城市规划区两个空间层次,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河婆街道、龙潭镇和坪上镇辖域,面积达264.2平方公里。发展定位将其城市性质定为“客潮文化融合的粤东山水生态旅游城市”,城市职能为“粤东重要物流节点;揭阳市次中心城市;揭西县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建设目标为“绿色、生态、低碳、海绵、宜居城市”。这意味着县城将扩容辐射至龙潭和坪上一带。

  而县域规划层面,则发展定位为“揭阳市面向珠三角的西大门,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珠三角和汕潮揭(海西)城市群的后花园;区域性物流节点;广东省重要的生态休闲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

  在这个规划里头,揭西还将建设城际轨道,将有揭阳至揭西城际轨道、洪阳至揭西城际轨道、揭西至普宁城际轨道,并建设城轨揭西站。

  2035年,将是揭西设县70年。设县56年以来,揭西已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预料,14年之后,这幅蓝图的实现,将使得揭西的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大北山区的天将会更蓝,水将会更清,而人民群众的小康生活,将会更加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