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用大爱谱写一曲奉献之歌
发布时间: 2021-03-31 来源: 作者:

  吴盛波通过上示范课,把教学新理念送进当地乡村学校课堂。通讯员 摄

  □记者 洪炯珊

  从教26年的揭东区云路中学音乐教师吴盛波,从2020年春,跟随广东援疆驻第三师支教团,与同为中学教师的妻子郑楚銮一起,开启了为期1年半的援疆支教征程。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53 团中学支教过程中,他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引导学生在音乐中领略艺术的魅力;他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青年教师,努力留下带不走的支教队伍;他编写校歌、拍摄教学视频,在边疆谱写了一首动人的奉献之歌。

  舍小家顾大家,夫妻共同援疆支教

  3、4月份的边疆,沙尘暴天气频繁。距离沙漠10几公里的53 团中学,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空气里满是沙尘。在这里,吴盛波默默坚守岗位,全身心投入援疆支教生活。

  “我和爱人从事基层教育一线工作,几十年如一日,深知教育对于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当了解到关于援疆支教的号召时,我们夫妻俩非常默契地想到了一处,于是同时积极报名,共同赴疆支教。”谈起援疆的初衷,吴盛波如此回答。

  但是,对于吴盛波而言,这次支教之行并不容易。去年援疆期间,他的老父亲病重病危,粤疆两地相隔5000多公里之遥,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限制,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他无法在父亲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尽孝道。好在他自己的儿子已成年懂事,一边在家上网课,一边帮助照顾老人、打理好家庭事务。今年春节前夕,吴盛波放寒假回到家乡,陪伴老父亲度过了最后10多天的时光,含着泪送走了自己的父亲。

  “我的父母一直非常支持我的教育事业,这次援疆也得到了一家老少的支持。援疆支教是一段经历、一份骄傲,更是一种情怀和精神,为了边疆教育事业,我们援疆教师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吴盛波表示,自己和妻子携手,愿意继续为祖国边疆地区的教育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打造活泼的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图木舒克市,活泼大方、能歌善舞的当地学生给吴盛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他踏进教室,教室里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用他们的方式表达着对音乐课、对音乐老师的热爱。

  面对这一群开朗热情的学生,吴盛波更加用心地打造活泼生动的音乐课堂。根据受援学校的实际条件,他采用了广东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电子音乐制作与编配,着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与音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上好教材内容的同时,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吴盛波加大了以爱国主义歌曲为主的红歌教学,“我和我的祖国”“爱我中华”等耳熟能详的曲目,回荡在53 团中学的教室里、操场上。

  此外,吴盛波还经常深入课堂,参与学校各种教学教研及文娱体艺活动,拍摄制作了大量师生教学教研活动的教学视频,并在音乐课堂上播放出来,让学生能看到自己及同学们在校园里学习生活的生动场景,倍感亲切,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素养,大大增强了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真挚感情。

  “天山下昆仑山旁,吾校春色盎然,英才齐聚一堂,师魂铸就美名扬……”去年年底,吴盛波为53 团中学编写了校歌,他用大爱谱写了一曲默默无闻的耕耘者奉献之歌!

  发挥“传帮带”作用,留下带不走的支教队伍

  今年3月20日,在广东援疆驻第三师支教团送教下乡活动中,吴盛波被选派到五十团一中和五十团三中进行送教,通过上示范课、交流分享,把教学新理念、新方法送进了当地乡村学校的课堂。

  送教下乡只是吴盛波发挥“传、帮、带”作用的一种方式。援疆期间,作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53 团中学初中部音乐教研组长,他带领学校近10名青年教师队伍开展音乐教学教研。同时,作为 “青蓝工程”暨“师徒结对”青年教师的师傅,他不遗余力,倾囊相授,将他自己的工作和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徒弟,给当地青年教师发展指明了方向,引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严酷的自然环境,远离亲人的孤独,两个多小时的时差,复杂的工作环境……援疆支教的教师们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需要具备坚韧的工作干劲和较高的工作素养。吴盛波凭着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家国情怀,在新疆默默奉献,砥砺前行,他满怀深情地说:“我们夫妻俩的援疆支教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我们会继续潜心育人,默默耕耘,努力做到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辜负揭阳人民的厚望,为揭阳争光,为广东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