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霖田村农会旧址:见证党领导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3-05 来源: 作者: 记者 陈冰虹

  1922年到1925年,彭湃、毛泽东等在浙江、广东、湖南等地发动农民斗争,成立农民协会,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带有建立革命政权性质的口号。1926年,揭阳在霖田村建立起了全县第一个村农民协会,点燃了揭阳农民运动的熊熊烈火。不久,揭阳县第三区农会在附近的东洲秦厝头成立。近日,为追寻党的奋斗足迹,记者走访了揭东区白塔镇霖田村和霖磐镇东洲村村区两级农会成立旧址,了解这些革命遗址背后的故事。


  场景  全县第一个农会组织成立

  秦厝头一间旧小楼。1926年第三区农会成立时,“农民运动大王”彭湃就住宿在这个小楼房上。


  1922年,从日本留学归国一年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年仅26岁的彭湃主张“中国是农民占多数,中国革命要依靠农民”,于是烧了自己的田契,开始从事农民运动,并着手创建农会。1923年1月,中国第一个县级农会——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彭湃担任总农会会长,还亲自设计了农会章程、农会印和农会旗。随后,农民运动以星火之势迅速向全省推进和蔓延, 彭湃成为东江地区农民运动领袖。

  在这种背景下,1923年夏,彭湃派共产党员颜汉章等4人到普宁、揭阳、惠来县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会组织。颜汉章为揭阳县农运的主要领导人,卓献弼负责第三区农运工作,第四区农会组织先由区委书记梁良萼兼任,后由陈剑雄负责。

  当时,颜汉章较多时间活动于第三区的霖田、瑞来、元埔、大寨内等村。与此同时,霖田村进步青年林声望、农民林亚袋受革命思想影响,也在积极寻求组织农会,成为推动该村农会成立的关键力量。

  林声望原在外地教书,因不满社会黑暗势力,又因两次东征军到潮汕及各地农民运动的影响,1925年,他放弃教书,从汕头回家乡搞农运。他与该村农民林亚袋等13人商议组织农会之事,并专程到设立在汕头市的省农民协会办事处,要求彭湃派人前来霖田村指导组织农会。彭湃随即指示已在揭阳搞农运的省农运特派员颜汉章、卓献弼等加强对霖田村组织农会的领导。

  于是,颜汉章、林声望等以该村荔枝园的一间小屋为活动点,秘密串连,开展反对土豪劣绅、减租减息、分田分地的宣传活动,并利用农民劳动后的休息时间,在寨头、祠堂前等人们较集中的地方讲演,教唱革命歌谣,号召农民团结一致,组织农民协会,反抗剥削,翻身做主人。

  那时,一句句激昂的口号在农村地区响起,革命的火种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播撒,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开始觉醒……

  1926年1月20日,对于霖田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天,更是揭阳革命里程碑中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全县第一个农会组织——第三区霖田村农民协会宣布成立,有会员100多人。林声望、林厚呢、林阿见、林亚袋、林亚森5人被选为执行委员,林声望任农会主席兼秘书。

  讲述   农运之火迅速燎原

  揭东区霖磐镇东洲村秦厝头寨门。

  秦厝头的日新楼是一间二层旧房子。1926年揭阳县第三区农民协会于此成立。


  “1926年1月20日霖田村农会成立这天,还隆重组织了庆祝游行活动。农会赤旗在队伍前头引路,农会会员胸前别着犁头标志的农会徽章,个个喜气洋洋,神情兴奋,不断高呼:”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民。‘八班大锣鼓在队伍中间,弦箫吹奏,鼓乐喧天。当晚还演戏助兴,热闹非常。“ 近日,揭东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楚鹏和记者来到了霖田村,向记者详细讲述了该地区农民协会成立的光辉历史。

  陈楚鹏告诉记者,霖田村农会得以迅速成立,与它的地理位置也不无关系。位于卅岭附近的霖田村,南与普宁接近,北通大北山区,当时,海陆丰、普宁县的农民运动蓬勃开展,直接地影响了霖田村。而霖田村农会组织的成立,也犹如火种般,迅速蔓延开,带动农会在邻近各地纷纷成立。

  至1926年4月间,第三区已有一半以上的村庄建立起农会组织,遂于4月3日在东洲村秦厝头日新楼成立揭阳县第三区农民协会。彭湃率卓献弼、梁良萼、杨石魂等人前往参加,还亲自鸣枪当礼炮。据村中老人介绍,彭湃当晚住宿于村中一间小楼房上。至是年秋天,全区农会员达1.5万人。

  在区、乡村农会成立的基础上,1926年5月,揭阳县农民协会(筹委会)在县城韩祠成立,会址设于县城学宫内。与此同时,普宁县、惠来县也相应建立起村、区、县三级农会组织。

  各级农会建立之后,声势日大,出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局面,掀起了农民运动的高潮。农会是农会员的靠山,农会员有事找农会解决;有的地方农会员出门坐车乘船还享受半价。那些过去骑在农民头上的地主、豪绅、土劣,对农会不得不唯唯诺诺,有的还想尽办法混入农会,找保护伞。农会除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等斗争外,还进行修桥铺路、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

  大革命时期的农会组织真正成为农民自己改造社会的组织。这个时期,农民协会还领导农民进行了支援北伐战争、开展反帝斗争和农村大革命等活动,将革命的火种洒向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唤起了民众救国救己意识,为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政权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延伸   红色印记永不磨灭

  林乔民老人(右三)在当年的霖田村农民协会旧址前讲述父亲林声望办农会往事。

  秦厝头寨前晒谷场。1926年第三区农会成立后,农会会员于此集会庆祝。

  揭东区白塔镇霖田村。1926年1月20日霖田村农会成立后,农会会员在这里举行庆祝游行活动。本版图片均由 阿龙 摄


  一晃90多年过去,如今在霖田村中,几处破旧的老房子,就是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采访当天,记者在霖田村见到了林声望的二儿子林乔民和孙子林波。80多岁的林乔民紧抱父亲的日记、书信等遗物,步履蹒跚地和我们来到了霖田村农会成立的旧址前,静静地看着这间有着他父亲的革命身影、探访过无数次的老房子。其儿子林波跟记者介绍说:“这是我们的祖屋,也是农会成立的地方,我爷爷他们以前就是秘密在这里活动的,屋子的阁楼上还有藏枪的暗格,屋子后面是荔枝园,当时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就马上躲到后面的荔枝园去。”

  这间传统潮汕老屋,历经百年岁月洗礼,墙皮剥落,大门损坏,已然成为一座危房。老屋前有一片空地,长着杂草和几棵大树,微风吹过,树叶沙沙地响,一瞬间,让人仿佛穿梭到了那个烽火燎原的红色年代。老屋左侧,那条通往荔枝园的路虽已被倒塌的砖墙覆盖,荆棘丛生,但仿佛仍能看到他们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和敌人斗智斗勇,一种大义凛然的正气瞬间弥漫开来,让人不禁肃然起敬。通过老屋半掩的大门往里看,明媚的阳光透过阁楼的小窗照射下来,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曾是许多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曾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故事……

  是的,尽管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农民协会进行摧残,残酷镇压农民运动,以致无数革命先烈倒下、农会组织中止活动,但他们留下的英勇时代风采以及浩然的革命正气,早已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中,矗立在人们心里。

  “自小我就在长辈的交谈中了解到爷爷的革命故事,在我的心目中,爷爷代表着正直善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爷爷的影响下,我和哥哥、小妹三个人都成为了共产党员,我们时刻牢记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也时常给孩子讲些老一辈的光辉事迹,带他们看看爷爷的照片、探访爷爷曾经留下的革命足迹,教导他们要学习、传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建设好我们美好的祖国。”林波对记者说。

  屋舍会被尘封,但革命先辈的故事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他们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也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中流淌,成为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