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我市剪纸艺术家谢燕珊:12米剪纸长卷呈现大美潮汕
发布时间: 2021-03-01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蔡烨华

 

谢燕珊创作《大美潮汕》。通讯员 摄

潮汕嫁娶。

潮州牌坊街。

拜神祭祖。



  从揭阳进贤门、潮州湘子桥等历史文化地标到“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等潮汕民居,从潮汕嫁娶、吃丁酒、营神赛会等民俗文化到牛肉粿、红桃粿、工夫茶等乡土风物……揭阳剪纸艺术家谢燕珊以12米剪纸长卷《大美潮汕》,将潮汕地区的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凝练铺陈、熔为一炉,丰富的内容、亲切的场景、精细的刻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的人物达到了近千人,人物线条精细到约1毫米,玲珑纤巧,姿态万千。似是为潮汕生活中一幕幕独特画面按下快门,将那些熟悉而亲切的瞬间“定格”,展现了潮汕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传递出对故土深沉浓烈的赞美眷恋之情。


  精心“铺陈”  历时两年多制作剪纸长卷


  《大美潮汕》剪纸长卷,长12米,宽70厘米。长卷展现的主体内容是潮汕的古民居建筑以及多姿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这幅剪纸长卷分为4幅,以揭阳的城隍庙、进贤门为中心,这是因为揭阳是潮汕历史文化的发源地。而潮汕民俗是潮汕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潮汕地区独特的人文风情,是长卷着重表现的内容,所占的篇幅大概达到7米。”谢燕珊告诉记者,创作剪纸长卷《大美潮汕》她想了好几年。缘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三维技术、流媒体技术、虚拟成像技术等高科技信息技术形式展出了3D版《清明上河图》,图中的所有人物、动物全都“活”了,“动”了起来。生动而真实地演示了北宋年间,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景象。“当时看着这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我感觉很震撼!在震撼之余,我就想着,这《清明上河图》展现的是北宋的市井风情,我们潮汕的民俗文化是那么多姿多彩,如果能用长卷来表现出来,那一定也特别好看!”作为一个喜欢潮汕文化,又一直从事相关创作活动的潮汕艺术家,谢燕珊暗下决心要用自己擅长的剪纸艺术来表现。


  要用长卷的形式来展现潮汕民俗风情,这不同于往日的剪纸表现形式。为此,谢燕珊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跑了几十个潮汕古村落,搜集了众多历史文化资料和创作素材。在2018年10月底起稿之后,她还不断进行采风、写生,充实创作内容,经历了一个创作和写生不断往复的过程。此外,剪刻的过程也相当地考验作者的耐心和细心,在这卷作品中,小到山墙上的花纹、灯笼上的字眼,再到人物的表情等,都非常精细。特别是人物达到了近千人,每个人物高仅约7厘米,人物线条小至约1毫米,特别玲珑纤巧。刻刀一刀刻下去,无法再更改,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两年多的时间里,谢燕珊精心剪刻,费心铺陈,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最终,采用阴刻阳刻相结合的手法的剪制的套色剪纸《大美潮汕》顺利完成,共剪刻5套。牛年新春之时,充满浓郁地方色彩和生活情趣的《大美潮汕》一经亮相,便引起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大呼“震撼!”


  精工细镂  浓郁潮汕民俗风情跃然纸上


  《大美潮汕》以汕头海边为起点,以潮州湘子桥为终点,以民俗活动为主线,观者若将自己“置身”其中,从起点随着民俗活动的“足迹”旖旎前行,可以“领略”一个个历史文化地标,可以“踏进”一座座独具特色的潮汕古民居,可以“参加”不同时期的潮汕民俗活动,可以去“体验”各地的潮汕特产。其实,细细品味,这里边还暗含着一条潮汕人生活生产的“时间线”:你看,起点便是潮汕婚嫁的场景,新娘迎进门、吃新娘桌,再而是生男丁做丁桌,继而是全家一起“围炉”吃团年饭,吃过团年饭后,人们营灯笼、擎鱼灯、执花灯行彩桥、参加庙会,热热闹闹的游神赛会拉开了潮汕春节元宵的狂欢了。你看那城隍庙会多热闹,三牲、红桃粿、甜粿琳琅满目,猪羊肥壮祈丰年。拜神祭祖、扛老爷、营标旗、大锣鼓、英歌舞、狮舞、龙舞、九鳄舞、布马舞、潮剧等让人目不暇接又惊叹连连!你看彩凤在厝角头上迎风展翅,你看那扛标旗的女郎身姿多曼妙,你看那扮涂影的小孩脸上的笑容多甜……不要以为这民俗活动到终点就结束了,其实穿过潮州湘子桥,挑花担、扛标旗的锣鼓标旗队正往回走呢!“行”到这里,不禁感叹创作者的匠心布局,这难道不是预示着时间的往复循环,民俗文化的源远流长吗?


  除了进贤门、揭阳楼、石狮桥、开元寺、广济楼、湘子桥等带着鲜明地方文化符号的历史人文建筑,更有那不胜其数的潮汕民居,自古以来潮汕民居就有“潮州大厝皇宫起”“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说,长卷里“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等潮汕古民俗随处可见,还有气势恢宏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山墙(屋耳),装饰着山水花卉,鸟兽鱼虫等图案的门窗屋檐,墙头屋脊,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书法篆刻,反映着昔日潮汕辉煌景象;门上牌匾 “高阳世家”“颍川世家”“谢家宝树”“济阳世家”可以追溯到潮汕与中原历史文化渊源:“厚德居、和为贵”体现了潮汕人厚德载物的品德;从“四朝大老”“状元第”“翰林第”等府邸可以看出,潮汕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这其中,海边的人捕鱼、晒鱼、卖鱼,人们品味汕头牛肉粿,来一份潮汕卤味,扶老携幼逛开元寺、牌坊街,观赏潮州陶瓷,饮工夫茶,行潮州湘子桥,游客们拿起照相机、手机拍摄,潮汕浓郁多彩的民俗风情及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就在作者的精工细镂中跃然纸上,让人们感叹古今时光的交融、文化的延绵。


  精诚探索  剪纸艺术记录民俗留住乡愁


  品赏着这镂刻精细、栩栩如生的《大美潮汕》剪纸长卷,我们不仅饱览潮汕多彩的民俗文化,更领略到潮汕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从这一刀一刻中,感受到艺术家对家乡的赞美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出生于1975年的谢燕珊,多年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工作。她自小出生于农村,有着乡村生活的体验,对本土民俗文化由衷喜爱。故土的情结通过笔端流淌在她的作品中,通过教学传递给她的学生们。多年来,她一直耕耘不辍,剪纸国画双管齐下,她对于艺术追求非常执着,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美感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一直以来,她的艺术创作秉持着极强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认为,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就是应该用手中的笔创造独具一格的作品回报社会,引起视觉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共鸣,带给老百姓美的享受和熏陶。


  在谈及创作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时,谢燕珊选择一笔带过。更多的时候,她觉得是艺术给她带来寄托,带来享受。只要一坐到这卷剪纸长卷前,一颗心便变得无比平静,那些生命的喧嚣繁杂和生活的困顿迷茫就自动被忘切,她笑称,艺术会疗伤,长卷陪伴她走过岁月。“想了几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现在看来也是很欣慰。”谢燕珊表示,希望《大美潮汕》对于宣传推广潮汕文化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创作《大美潮汕》剪纸长卷,希望以剪纸艺术的形式记录潮汕的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记住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追寻根脉,记住乡愁。”谢燕珊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习俗正在慢慢淡化或者消失,希望通过剪纸留住民俗记忆,不断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唤起人们对文化符号、民间艺术的重视。谢燕珊还透露了一个美丽的愿望:“如果以后有机会,可以寻求与专业技术团队合作,将《大美潮汕》剪纸长卷制作成动画,让作品里的人物、灯笼、渔船等都‘活’起来,‘动’起来,那该是一幅多么美的潮汕民俗风情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