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拜谒韩文公祠
发布时间: 2020-12-01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到潮州第一件事,就是拜谒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简称韩祠,位于潮州市东边的韩山西麓,是我国现存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座历史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

  韩愈(768~824)才华出众,为人耿直,一生坎坷。他18岁到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连续三次落榜,直到23岁第四次应考才中了进士。在他任监察御史期间,因敢于为老百姓说话,反映实际情况,请求朝廷宽免徭赋,而被贬为阳山县令(今广东阳山县)。后来几度沉浮,每遭罢黜,多因触怒当朝。改朝后,他又被召回长安,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显要职位。长庆四年(824)卒于长安。死后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后世称韩文公。

  韩愈当年贬刺潮州时已年过半百,以为没有召回的希望了,所以他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著名诗篇中,沉痛地抒发了自己的忧愤、悲怆的心情:“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然而韩愈没有消沉,一到任便深入民间,驱鳄除暴,修堤治水,振兴文教。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为潮州人民做了大量好事,政绩斐然。他走后,潮州人民为了怀念他,把笔架山改名韩山,把他手植的橡木称为韩木,把他治理过的恶溪改叫韩江。

  韩祠最早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后来,从城南迁到东山西麓,因兵燹天灾,多次被毁,又不断重修。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清光绪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令知府方功惠大修,投入巨额资金,使韩祠“瑰丽于前”。我们现在看到的主体建筑的布局、规模就是当年的面貌。

  我们驱车来到祠前,只见天桥式的引级台阶之上,竖立着8米高的白石牌坊,牌坊上刻着胡耀邦同志1984年题写的“韩文公祠”几个大字。穿过白石牌坊,登51级台阶,就是水磨古砖砌成的高大的正门。韩祠的主体建筑依山而上、步步登高地建在韩山主峰的中轴线上。祠宇楼阁掩映在万绿丛中,显得既气势雄伟,又肃穆幽深。

  在“百代文宗”祠宇正座上有韩愈塑像,右手抚膝,左手握一卷轴,气宇不凡,目光向着远方。周围为历代韩祠碑刻和韩愈手迹。祠中的碑文中最著名的是苏轼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碑文热情地歌颂了韩愈的道德文章、治潮政绩和人格风范。其中的名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已成为历代大家公认的对韩愈最生动而准确的评价。韩文公祠背后依山而建侍郎阁,阁前立有韩愈石雕头像,阁内开辟为韩愈生平展览馆。

  当代不少文化名人来拜谒韩祠,也留下许多题诗、题词和楹联,其中赵朴初先生的两句诗令人特别难忘:“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赢得江山都姓韩”,可能还因为韩愈刺潮之前已有很高声望,不完全靠治潮的政绩。但他在潮州仅仅8个月就做了那么多好事,史书有载,众口皆碑。韩文公不愧是文人的榜样,也不愧为从政者之典范。张才行


(编辑:孙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