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禁城:榕根附墙景独特,城中有城不寻常
发布时间: 2020-09-22 来源: 揭阳新闻网 作者: 记者 张晓驯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26)


禁城位置图。阿 龙 制图

红砖楼,揭阳县人民政府旧址。陈佳佳 摄

考院旧址。阿 龙 摄

中山公园。阿 龙 摄

禁城脚。郑楚藩 摄

榕树与古城墙融为一体的奇特景观。阿 龙 摄

宋狮。阿 龙 摄

思贤中学“以贤为鉴”警句墙。陈佳佳 摄



  古城墙,是一座城市存在的历史脉络,烙印了它经历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它的发展历程。


  沿石狮桥向东走过名贤公祠,在小巷里迂回少顷,就来到了禁城。这里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一处元代石墙,也是广东省文保单位——称作揭阳县署围墙。从当年建城至今,历经朝代更迭,地处榕城区中山街道永革社区南侧的这处古老城墙,几度沧桑,仍岿然屹立,如一位淡定从容的守卫者,阅读着岁月,唤醒着人们对于老城的许多记忆。


  城墙有历史


  南宋绍兴十年(1140),揭阳县治正式落户于玉窖村(今榕城区中山、西马街道相邻一带)。这一年,揭阳县署与学宫也同时辟建。相传为县令孙乙择建的揭阳县署,西依玉窖溪,北临沟仔墘溪,东与学宫隔泮河相望,南有谢义和祠前溪,可谓四面环水。而在这么一个支流环绕的地带建造“县机关办公大院”,也为后来的禁城的建造埋下了伏笔。


  “城之所以为城,就是因为有城墙。”然而,复置后的揭阳县,开初只建衙、街巷,并没建城墙。据揭阳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彭妙艳介绍,自从揭阳县城复置至元至正十一年(1351),长达211年间,揭阳县治一直处于有治无城的状态。直至元至正十二年(1352),为了防御蜂起的各路武装力量的进攻,时任揭阳达鲁花赤(蒙语:掌印官)达不歹才下令,在县署的四周建造石城,用于加强县府的防护。这座石墙,也就是历经破坏严重残损了的现存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揭阳县署围墙”。这道现存圆形城墙长200丈,厚1丈4尺,高1丈2尺,两边全部用条石垒筑、贝灰勾缝,历时4年方建成。在它的外围,还挖有一圈壕沟。大门开于南面,以谯楼的形式营造。楼前有太平桥与外界交通。同年,答不歹还筑环县治的土城800余丈,这就是揭阳城的最早刍型。


  此后,揭阳城不断扩大、增修、加固。直至明代末期,除了县城周边建有城墙,还开辟了东西南北和进贤等5个城门,揭阳至此有了完整的传统意义上的县城城墙。县署城墙内部分被称为内城。揭阳也形成了外城(县城)套内城的两城格局,内外城均有护城河环绕,这是国内典型的古城格局。


  城外有风景


  县衙的进驻,自然也带动了周边经济、文化的兴旺发展。往后数年,随着集市的开辟、人口的迁移,榕城慢慢有了城镇的模样,而县署周边一围,店铺街市、公私宅第、宗祠庙宇一步步建造起来,在禁城建成之后成了人烟稠密的“禁城脚”。


  “那时外来人口来县城谋生,居无定处,就会沿着内城墙周边搭建棚户作栖身之处。这些人吃苦耐劳,最终融入揭阳本地人群中。因此伴随城墙根成长的一代,追溯历史,他们的祖辈兴许是最早的打工仔,从城墙根出发,演变为榕城人。又兴许是置县之后在县衙工作的‘吃皇粮’者,为了工作便利落户于此。”对地方历史颇有研究的揭阳日报社编委蔡逸龙说。而在采访中,今年已80多岁、在通判巷居住了50多年的林奶奶证实了这一说法:“以前禁城四面环水,后来都被填成了路,在这一带居住的人不少就是在县衙‘吃皇粮’的人,她家就是得仗祖上在县衙里面当师爷,才搬迁到这一带来的。从前,禁城里头设有监狱、考院,坚实高大的城墙威风凛凛,让人望而生畏,以至于天色一黑,就没人敢沿外城墙根行走。”如今,这一带略显静谧的狭仄巷道,仍然保留了古城最纯真的生活气息,许多老祠堂、老书斋、老字号、老戏院、花鸟虫鱼市场的旧址都近在咫尺,以至于在这一带生活过的居民们至今仍对老榕城昔日热闹的盛景念念不忘。


  人群的集聚让禁城脚有了生活气息,而玉窖溪边盛产的榕树,则使冰冷的石墙有了榕城的“气质”。如今,沿着古城墙逶迤而行,仍可见城墙根下葱郁婆娑的榕树爬上城墙,牢牢攀附于墙体之中,与城墙融为一体形成独特景观。同行的永革居委会副主任黄奋指着北城墙上三株硕大的古榕告诉记者,明代“揭阳八景”之一的“金城榕色”即指此。而从史料记载中,我们也了解到,明、清时期,禁城风靡一时。本县人郭之奇在与知县陈鼎新重定“揭阳八景”时,把“金城榕色”列为第一景。郭之奇《咏金城榕色》:“乔木森森望郁苍,相传岭国古榕乡;四时霜盖烟疏密,一片云丛绿混茫。道左何年歌杖杜,召南此日诵甘棠;天为炎土垂休息,故使馀阴百里凉。”就生动的吟咏了这一美景。


  彭妙艳老师认为,禁城,其实最初应该称为“金城”,郭之奇此诗即是一个例证。此外,古时只有皇宫才可称“禁城”。如北京的故宫便称为“紫禁城”,揭阳县的城墙不可能也跟皇宫一样称为“禁城”,而是取“固若金汤”之意而名为“金城”。只不过,“金”与“禁”读音相谐,老百姓容易误读。20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尊重了老百姓的“感受”,于是环金城一周的地名便称为“禁城脚”。此后,“禁城”之名为人熟知,原先用过的“金城”之名,反倒鲜为人知了,而“金城榕色”则成了一个美丽的存在留存至今。


  城里有故事


  作为封建时代的地方基层政权机关,县衙的格局自然也有一定的讲究。据史料记载,旧时的金城入口为仪门,对面为宣化街(即衙前,今中山路)。进入仪门,中为官署,官署分三进:前厅用以接待宾客;中为正堂,审理政务;后为二堂,再后为内衙,可休息住宿。官署周边,有许多配套建筑。如:谯楼(专司更鼓)、申明亭(表示为民辩冤)、旌善亭(表彰清官廉吏)、戒石亭(告诫为官须秉公执法,不可徇私作弊)等。还有迎宾馆、睦爱堂、德威堂、东斋、架阁库(贮藏县中文书、档案等),最后是后廨了。


  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进发,旧时揭阳县署的布局、建构几乎无迹可寻。现在的禁城,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思贤中学校址,另一部分为中山派出所所址。


  “作为揭阳县治,过去800多年来揭阳县的行政、文化中心,被禁城城墙所环护的这片区域,记录了古城数不尽的人文故事,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留存的时代印记,在今天依然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中山街道人工委主任陈耀双如是说。行走中,禁城一带鼎盛的人文风气处处可见,在思贤中学内,随行社区干部带我们参观了宋代的石狮、古榕,晚清的考院、申明亭,民国时期的红砖楼、中山公园等等,这些文化元素,犹如一粒粒珍珠点缀在古城墙周边,串起了一个个历史故事,形成了古城独特的文化景观。


  据介绍,留存至今思贤中学实验楼后方位置的考院原址,原名榕江试舍,是晚清岁科童试场所。时至今日,考院虽大部分被破坏,但整体轮廓清晰;考院不远处的红砖楼,为民国早期所建,在民国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后揭阳撤县建市前,一直都是揭阳县国民政府和揭阳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场所,是揭阳行政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物;在红砖楼之后就是中山公园,旧时是揭阳县署后花园,面积达10多亩,经历代县官的装饰、修缮,颇具园林样子。民国二十二年(1933),揭阳县长谢鹤年把后花园开辟为中山公园,定期供群众游览,这在当时的潮汕地区尚属首创的“轰动之举”……


  从揭阳县署迁来到1995年,禁城作为县署驻地的时间满打满算已达855年。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置地级揭阳市。新成立的市级党政机关没有在禁城里头办公,但禁城里依然还是政府驻地:由原揭阳县析置出来的揭东县党政机构,继续留居禁城办公,直到1995年,县党政机关办公大院在县城曲溪建成才搬走。尔后,禁城成为思贤中学校区,成为莘莘学子学习文化的天地。


  文脉有传承


  丰富的历史遗存,充实了揭阳衙门文化的内涵,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迁。而今,禁城作为防护工程的价值不复存在了,它的角色,也完成了从保护城池到被保护的转换。


  历史上,禁城曾有过多次加固和维护。到了现代,历史传承,文脉绵延也从未间断。而今,留存在思贤中学的遗迹大部分保存完好,学校对校内丰富的文物资源的保护传承也十分重视,据学校政教处主任黄敏群介绍:“学校这几年在校长林盛周的带领下,依托学校贤雅的校园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致力于贤文化特色学校创建。经过充分的挖掘和打造,目前学校‘学贤颂德’的文化氛围已逐步形成并初具成效,多次获得省级、市级嘉奖。而在创建过程中,广大师生也对弘扬地方文化、保护历史文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行动自觉。”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旅游业的繁荣,恢复这座古老城池原貌的规划和愿景,又多次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在2014年的《榕城旅游资源普查报告》中,禁城还被列为开发古城旅游的“优良资源”。此后,旅游部门也曾邀请北京知名规划院专家来揭考察,对揭阳古城的旅游文化进行总体设计策划,但因为种种现实原因,这些理念至目前仍停留在图纸上,有待形成整体的规划实施。


  那么,如何处理好古与今、新与旧的关系,让历史文脉得以传承,让文化遗存真正成为现代城市的精神内核和发展活力呢?彭妙艳老师认为,古城墙是记载一段历史的平台,也是文化艺术串联的关键,要使其在发展旅游业中发挥作用,恢复城墙、城门之类都是大可不必的,只要保留或重构一点具有象征意义的标示,那就够了。至于现有的古城墙及背后古城文化的开发,彭老师认为:“文物不可再生,不可重建,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才是题中之义。”他建议,首先要对古城墙进行保护,因为古城墙遗址已经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次,要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维修或加固,把揭阳古城墙周边环境好好管理,建成古城墙公园,作为旅游景点;最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遗址处建一个古城博物馆,让人们知晓里面的文化历史,让人们对揭阳的文化历史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