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关节”一词起源于唐朝
发布时间: 2020-09-21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阎泽川

  现在几乎无人不晓的“关节”一词,是唐朝开始构成新词的。在唐代文学家李肇著的《唐国史补》中有:“造请权要,谓之关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登门拜访当权者,有所请托,即“走后门”。古代过关隘,要验符节,符节相合才能放行;向权要求托,要求他“芊牍请嘱”(即批条子、打招呼),就像过关之用符节,所以“关节”这个词倒是很形象的说法;使用时又往往说“关节交通”,亦即请托营私打通关节。


  请托的事,在唐以前就有,那时称为“干请”。为什么“关节”一词创立于唐呢?因为唐代开始有进士考试,科场中这种事情特别多,为人们所恶闻,于是创立了这个形象化的新词,并且流传开来了。虽然到了武则天时期,科场考试将试卷改为糊名方法,意在防止考试取士不公。然而关节仍不绝,只不过多费一点手脚而已。


  通关节的事,并不限于科场。宋代名臣包拯任开封府知府,就不吃这一套,因而京师流传民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包拯不主试事,他所拒绝的“关节”显然与考试无关,乃是行政、司法方面的事情。当时京师的这句民谣既反映了宋代的吏治,又表明了民心所向。


  清初文坛领袖、文学家王士祯在其所著的《香祖笔记》中说,田元均为三司使,有人去通关节,他不答应,但总是“温颜强笑以遣之”;他因此说:“为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所谓“面似靴皮”,指面皮松弛,直如皱纹很多的靴皮。后来人们竟用“笑面如靴”作为官吏赞语,可见“温颜强笑”以拒关节已不可多得,“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自然就标名青史了。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