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教书育人 诗文传世
——黄铭初与《删存草》诗集
发布时间: 2020-09-07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杨史辉

  

 

  黄铭初及他的《删存草》诗集和自叙。 杨史辉 摄


  黄铭初及他的《删存草》诗集和自叙。 杨史辉 摄


  黄钟,字铭初(1868~1945),先生以字行,揭阳县桃山都登岗村人(今属揭阳市空港经济区登岗镇)。19岁中秀才,43岁登清朝宣统元年(1909)己酉科拔贡,授官直隶州州判。因其时清廷政治腐败,黄铭初不愿投身于肮脏的政治染缸,拒不赴任,先后在揭阳、汕头、普宁、潮阳等地任教,历任桃山书院校长、宝峰书院校长、汕头学府董事长等职。黄铭初为家乡的教育事业竭尽心力,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黄铭初才华过人,工于诗文,著有《删存草》诗集,他对诗艺要求甚严,在“自叙”中说:“删存草者取历年所作,一删再删,至四五删而仅存者也”,他认为诗“但得流传不在多”,故诗集名为《删存草》,诗集有诗245首。《删存草》中许多诗歌起到“存史”的作用,对研究清末民初社会现实和当时知识分子的人生经历、思想脉络、精神境界、艺术素养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有一定的艺术成就。


  反映社会现实   关心民生疾苦


  《删存草》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抨击社会腐败,关心百姓疾苦的诗篇,其感事忧时情结颇深,诗人把旧中国潮汕地区农村的社会现实写入诗中,发出悲天怜人的强烈呼号,充满忧国忧民的浓烈感情。作者生活在清政府行将灭亡,国家动乱,民不聊生的艰难时期,他的诗作深刻的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哀丰溪,丰溪之民剧可哀!入春三日地大震,排山倒海声如雷。老屋摇荡作箕簸,飞瓦中人头颅破。墙倾栋折压人多,死人横陈四十个。父哭子,妻哭夫,人啼鬼泣声呜呜。死者未埋生露宿,祝融回禄又相驱。燎原势盛莫向迩,反风无术火不止。箧笥衣囊付焚如,顷刻昆明劫灰尔。女跣足,男袒肩,焦头烂额哭呼天。扶老抱幼无处匿,纵横枕藉大路旁。哭路边,无人怜,惟见吏胥轻裘肥马怒索钱,大呼官谕催房捐。”《哀丰溪》诗中描写当时揭阳县桃山都丰溪遭受大地震之灾、地震之后又引发火灾,连遭不幸,百姓生活甚为艰难的现象,对地方官吏在百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仍强催房捐的行为表示强烈的不满和谴责。


  在《苦旱》诗中作者描写自然灾害“一春久不雨,膏腴变龟坼。水车日车水,水涸竭人力。”而奸商却“富儿有粟居奇货,视天不雨守坚牢。哪管乏食家,妻啼子泣声悲号”囤积居奇,大发灾难财。诗人怒而问天“臣有两语奏天公。从今只假雨师雨,尔后莫借封姨风。”


  咏史抒怀  托物言志


  黄铭初一生不失士人本色,景贤仰贤、治学严谨,博览群书。在诗集中可以看到一位学者的学识胸怀、他坚执儒学又偏不行入世之道,性格淡泊高洁,借题咏抒情寄怀,托物言志,借古喻今。《删存草》有多篇咏史、咏人、题赠、论诗之作,从诗中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对古人的看法和学术见解,以及对艺术创作的主张和思想等内容,读来很受启发,特别是对诗词创作的真知灼见、独特见解更是难得。在《咏史四律》中咏马伏波、武乡侯、郭汾阳、岳忠武四位历史人物,称赞马援老当益壮、马革裹尸,不畏谗言;敬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管乐”之才(管仲和乐毅的才能)、郭子仪“卅载功名柱石臣”,为国建功立业的事迹。其中的《咏岳忠武》诗:“约饮黄龙酒一杯,金牌十二日频催。君心愿守朝廷小,臣力难争天意回。自坏长城忘国耻,谁怜雪窖有人哀。孤忠输与蕲王智,驴背湖滨日徘徊。”对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表示敬仰,对腐朽的宋王朝和投降派“自坏长城忘国耻”进行无情的抨击。


  在《读剑南诗钞》中对宋朝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诗歌和爱国主义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满腔忠爱溢言中,千古诗人独放翁。说到偏安增感愤,可怜不见九州同。”读来令人扼腕叹息,感人至深。


  甘于清贫   淡泊名利


  诗集中不少诗歌表现出作者甘于清贫,淡泊名利的高洁精神,作者用咏《白菊》诗借物言志,称赞白菊“净洗铅华将傲俗,别摹粉本不趋时”的高尚品格,表达“我自索居甘淡泊”看淡功名利禄的高洁精神。在《南归述怀》中写道:“学画蛾眉欠入时,不才弃置又何辞。生涯仍仰一方砚,阅历但添数首诗。亦有文中汾水志,只需杜甫草堂资。南归心事无人识,说与车前明月知。”表达了作者甘愿仰仗一方砚,归隐乡村执教,过平淡生活的心情和愿望。


  在《闲写一首》中诗人更是说得直白:“宦情于我马牛风,坐破青毡耐固穷,措大心肠殊夏热,先生头脑近冬烘。交求淡泊人难合,诗写离愁句易工。几度自怜还自笑,五千卷不及崔公。”可见铭初先生的风襟器识,体现了正直、有气节、不愿随波逐流,蔑视“宦情”,甘愿“坐破青毡耐固穷”的高尚人格和情操。


  从《删存草》可以看出,黄铭初在其作品中能听到民间的呼声和苦难,表达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同情,为受苦受难的平民百姓鸣不平,对吏治的不满,对贪婪残暴的官吏进行鞭挞,表达劳动人民的心声,体现了作品的人民性,确实十分难得,是一种可贵可敬的精神和人格力量。《删存草》集中的诗清刚劲健,诗旨凝练,诗思蕴藉,诗风追远,诗中较少用典,语言晓畅,作品清新自然。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