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丁氏光禄公祠:文物与名人相映生辉
发布时间: 2020-08-04 来源: 揭阳新闻网 作者: 记者 蔡幼芳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20)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石碑。阿 龙  摄

丁日昌纪念馆展览厅。资料图片

2020年8月2日丁氏光禄公祠鸟瞰,修缮脚手架清晰可见。郑楚藩 摄

丁氏光禄公祠位置图。阿 龙 制图

丁府南侧的方厝前河。阿 龙  摄

修缮中的西侧直巷。阿 龙  摄

修缮中的后包巷。阿 龙  摄


  从揭阳市区元鼎路名丰埕路口南行90米,就来到丁氏光禄公祠门口。2013年3月,丁氏光禄公祠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晋升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初夏,元鼎路两旁的金凤花恰似彩霞般怒放于枝头,“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在我市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彭妙艳老师的陪同下,走进丁氏光禄公祠,探访这个国级文物以及其营建者的一段历史。


  县城近水宝地,明清间两易主人


  位于玉窖溪西岸、县城北部重要集市北市北侧的这片土地,向来被视为县城一方宝地。明末,这一片大宅府第被称为方厝,是人称“方百万”的县城乡绅府第。据郭伟忠《揭阳城坊志》载:“方厝,今丁氏光禄公祠,其地明时为乡绅方百万的府第,故名。”


  这位方百万当是明代县城里的商界知名人士,因他的府第方厝闻名遐迩,故而在其府第前流淌而过、由东而西直至县城西门莲角池的玉窖溪支流,也得名“方厝前河”。


  而在方厝主人之前,这片地方原为明末潮州八贤、揭阳“戊辰四俊”之一黄奇遇(1599~1667)的宅第。黄奇遇是渔湖都港尾村(今凤美街道广美村)人,中进士后入城定居,购买双忠庙废地建设住宅,但后来破落,遂又转为“方厝”。


  黄奇遇在明清政权更迭时任南明朝廷官员,累年在外,后因母亲去世,回揭阳丁忧。其时,在农民起义军九军攻陷揭阳城时,他躲往海滨山中,“杜门乡居,足不入城市”(清乾隆《揭阳县志》),直到68岁那年逝世。葬于今揭西棉湖的贡山。


  时光来到清同治年间(1862~1875),青年时期曾在揭阳求学和生活的丰顺人、时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相中了这块已成为废埔的宝地,于是,曾经的黄厝,后称方厝的地方,又一次更换了主人。丁日昌把府第规划为总共有100间房子的“百鸟朝凰”格局,聘请本地工匠进行了精心构建。我们在本系列上一站《王氏辅祖祠:文物里头有美丽故事》就叙述了丁氏府第扩充至名丰埕王氏西南侧4间房子的故事。


  那么,这位丁日昌是什么来头呢?


  晚清洋务运动著名实干家


  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又作雨生,号持静,原籍丰顺县汤坑,青年时以求学、任事寓居榕城。以贡生出任广东琼州府儒学训导,历江西万安、庐陵县令,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总督衔会办海防、节制沿海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


  丁日昌是晚清洋务运动著名的实干家。他主张“师外人之长技以为己之长技”,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强调国富才能民强,努力提倡开矿设厂,筑铁路,造军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平矿务局、台湾铁路等均是在他主持、倡导或参与下完成的。从1863年协助李鸿章筹办军火开始,到1882年逝世,20年间,丁日昌始终致力于改革自强的活动并取得很大成绩。故民国时期所编的《广东新通志》称他“吏治洋务,尤卓绝一时”。


  丁日昌对国家安危甚为关注,深知当时中国的大患在海上列强,海防是防御的重点。他在《海防条议》中,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6条对海防建设具远见卓识和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建议对中国新式海军的诞生和洋务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近代中国的外交史上,丁日昌是一位一心抵制外国侵略,保护国家主权的重要外交家。他深知“自古中外交涉不恃理而恃力。我力强于彼,则理以有力而伸;我力弱于彼,则理以无力而拙。”“我弱一分,则敌强一分;我退一步,则敌进一步。”他才干练达,勇于任事,多次成功地处理对外的事件,如他办理的上海地方中外交涉案、天津教案、福州乌石山教案等,都能审时度势,据理力争,妥善处理,极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丁日昌在20多年的仕宦生涯中,认为“民心为海防根本,而吏治又为民心根本”,只有整饬吏治,团结民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他主张“为政须去其害马”,极力“裁去冗员,汰除冗役”。在江苏任职期间,他先后清理积案27万宗,并订立“月报词讼册”和“钱粮斗则简明告示”制度,行之有效地整饬吏治,使弊端改观,民气复苏。在江苏抚署的朱红大柱上,丁日昌自撰自书一副对联:“官须呵出,干来若处处瞻顾因循,纵免刑章终造孽;民要持平,待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这也是他为官多年的座右铭。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五《贤臣列传》记载:“(丁日昌)光绪元年,起授福建巡抚,兼督船政,辞,不允。既莅事,会霪雨,城内水愈丈,躬散赈,口煦手拊,卵翼备至,全济灾民数十万。众感泣,咸曰:”活我者,丁中丞也!‘“


  府第风格和名字:与名人相映生辉


  同治末年,时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回揭阳省亲,购置了北窖西侧方厝前河北岸的宅地,准备建造府第,规划把它建成“百鸟朝凰”潮汕传统格局,最终如愿以偿,建成了在潮汕地区建筑史上极具代表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府第。


  这处占地面积6100平方米的府第,是一个集祭祀、起居、藏书、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建筑组群,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四马拖车”格局,分四直巷,二天井,中轴线为二进院落,建筑左右对称,共有大小房屋99间,地下室1间,为典型的潮汕地区祠堂风格,称“百鸟朝凰”。整体建筑结构鸟瞰呈“兴”的繁体“興”字形,寓财丁兴旺意。周围三面渠水环绕,垂柳拂水,形若半岛。建于濒水映绿的东西斋舍,取“智者乐水”之怡悦。正门是石门框,大门檐柱为八棱工字础。原尚有石狮、旗杆夹斗座,已不知所踪。其他保存完好。


  光绪八年(1882),丁日昌在揭阳逝世。第二年,光绪帝诏授他为“光禄大夫建威将军赏戴花翎正一品封典”,前此,已按官衔授其父为光禄大夫,这是清廷规格甚高的赏赐,足见朝廷对他功绩的认可。


  丁府中厅后用于祭祀其父,故称为“丁氏光禄公祠”。


  丁府每个时段都发挥着应有价值


  进入民国时期,作为一处清代官员的府第,丁府回归于市井百姓堂院之中。


  新中国成立初年,丁府以其宽敞的场所,被征为县人民会堂。从20世纪50~70年代,这里举行过一些全县性的重要会议或者较大型的文艺演出。在《1980年揭阳县地名普查榕城镇街巷(路)标准名称表》上,我们查到了这样的地名注解——两成:县会堂边;


  名丰埕:县会堂后至中和围。


  这也就是说,直到1980年,丁府还曾是“县会堂”。


  20世纪80年代,丁府又成为中共揭阳县委党校办公场地,1992年以后,则成为中共揭阳市委党校办公场地。在市委党校搬至东兴新办公楼之后,又成为揭阳民俗博物馆、揭阳市群众艺术馆、潮汕历史文化中心揭阳市研究会等的办公场地。


  在丁日昌研究持续升温的情况下,揭阳市在丁府设置丁日昌纪念馆,与揭阳民俗博物馆合署办公。


  丁日昌晚年不少后来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相当影响的奏折、文章,都是在丁府撰写的,并留下部分实物,成为丁日昌纪念馆的展品,具有极高的价值。丁日昌纪念馆展出丁日昌生平、丁日昌评议和丁日昌世系后裔三大部分,展出实物、资料、图片等1000多件,较为全面地介绍丁日昌的生平、思想、政绩、著述以及世人对他的研究和评价,宣传其爱国爱乡、改革创新的精神,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


  随着丁氏光禄公祠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文管部门对这处文物进行了全面修缮。采访组来到丁日昌纪念馆采访时,恰逢修缮施工工程正紧张进行中。据丁日昌纪念馆馆长朱淡畅介绍,文物修缮采取“修旧如旧”、“保持历史风貌”的原则,将保留这一古建筑的传统特色。


  丁日昌对揭阳的文化贡献还在文物之外


  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氏光禄公祠的文物价值自不用说,而丁日昌留在揭阳的,还有百兰山馆(位于中山街道红旗小学内,今为榕城区博物馆)和丁日昌墓(位于仙桥街道揭阳学院后)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华侨中学的赐书楼,这些文物分别以大型传统建筑组群、文化建筑、名人墓葬的特色,成为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实体,有着较高的凭吊、游览、展示的价值和功能。


  谈到丁日昌对揭阳的文化贡献,彭妙艳老师认为,还在于文物之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氏的“非遗”,包括其百兰山馆藏书的文化意义、在揭阳创作诗文的价值,以及在揭阳的社会事功等。


  彭老师说,丁日昌的寓揭诗文,以反映当时社会风俗、重要事件、风光胜迹等内容而具有相当的历史、文献价值,对于研究近代揭阳的经济、人文有重要作用。至于丁日昌当时的某些事功,譬如创办善堂,参与修葺关帝庙并向朝廷乞匾,为“榕江试舍”撰记,组织部分地方文化人士赴台游历等,也都对近代揭阳社会安定等有过实际的贡献。


  30多年来,揭阳对丁日昌的研究颇多,主要成果有孙淑彦的《丁日昌年谱》,《丁禹生政书》《持静斋书目》的重版发行等。而以丁日昌事迹为题材的潮剧《丁日昌》1990年曾上京演出,以地方剧种的艺术形式,对宣传丁日昌愈是发挥重要作用。


  彭老师说,要通过各种有效的运营,把丁日昌在揭阳的文化遗产,做成揭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做成一个特色文化产业。让文化事业借助产业而得以稳健发展,在改变发展模式时也改变管理人员的观念与本领,为揭阳传统文化的弘扬开辟一个新的境界,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