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强化语文教育不能单靠高考“加码”
发布时间: 2020-05-2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唐海龙建议,可适时修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话、规范汉字在国家语言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增强高考、中考中语文分数比重,突出母语应有的优势地位。


  当前,诸如普通话、规范汉字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确面临着一些困境:在网络用语和广告语言的冲击下,滥用外文和生造汉字汉语的现象逐渐凸显;部分偏远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面临着学习条件和使用条件欠缺、普及程度不高的困境;部分方言地区则存在着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使用存在困难的问题。


  因此,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好地突出主体地位,以进一步规范语言文字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的呼声由来已久。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硬性规范已经到位的情况下,不难理解代表们为何试图通过寻求高考等软性指标作为突破口。毕竟高考作为我国培育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万千考生的学习方向能够发挥极具导向性的“指挥棒”作用。


  回溯历史长河,以选拔导向引领社会学习风气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说唐朝科举考试就以对诗赋的重视唤来了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可以想见,如果在高考天平上为语文“加码”,那么考生和家长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必将得到大幅提升。


  在乐观期待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蕴含的对学习压力的“加成”。一旦高考中的语文分数比重上涨,估计语文培训的赛道上很快就会被着急紧张的家长挤满。但语文不同于其他科目,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有赖于学生长期的积累,通过短期培训提分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更何况,科目之间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语文的学习任务加重了,其他科目也未必能够减压。就拿英语来说,随着对外交流、出国留学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对英语的现实需求并不会因高考分数权重的调整就出现下降。更何况,各门学科都想搭上高考“便车”,这从多位代表提出的“将历史学科确立为高考必选科目”“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的呼吁中可见一斑。但若是各门学科都将希望寄托在高考上,那学生们的“减负”又从何谈起呢?


  从这个角度上看,要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得到更好发展,不仅要注重应试教育的刚需,也要通过各种日常学习和活动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鼓励孩子扩大知识面,让孩子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在日积月累中得到提升。(许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