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杜甫的清明
发布时间: 2020-04-01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钱续坤

  关于清明的古典诗词,以宋诗居多,唐诗一般见于寒食题材,但也有以“清明”直接入题的,比如家喻户晓的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在杜牧之前,“诗圣”杜甫曾以“清明”为题,写过一首七言古诗和一组七言排律。那么,杜甫的清明营造的是怎样的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境呢?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诗人一生历尽坎坷,穷困潦倒,却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现存的1400余首诗歌,无不表现出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他的七言古诗和七言排律都写于大历四年(公元769)的春天,所见所闻的场景都是在潭州(今湖南长沙)。这里有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乾元元年(公元758)六月,杜甫因营救房瑖(曾任宰相,正谏大夫房融之子)而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今陕西渭南)司功参军,从此离开朝廷,开始了最后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大历四年至五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居无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在长沙逗留期间,饱经沧桑、生活困顿的他,正赶上“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清明节,诗人此时根本无心欣赏“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的热闹景象,只是轻捻须髯苦叹:“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在七言古诗《清明》的结尾,诗人将无可奈何的感叹化作冷寂婉曲的声调:“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既直抒胸臆,又含蓄深沉,实在是令人唏嘘:“谁人落魄似杜郎,每逢佳节忆孤楚!”


  其实备受后人赞赏的,还是杜甫的连章七言排律《清明二首》。是杜甫诗集中仅存的连章七言排律,诗人有感于清明的节日气氛、异域的风土人情以及个人的不幸遭际等等,一气呵成了他晚年的经典之作。在第一首诗的开头,杜甫巧借“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两句来交代当时的节令,并大胆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渲染节日气氛来反衬悲苦情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中的“他自得”与“我无缘”,真可谓欲语又无言,欲诉却无声;同时结联明言已志:“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他讨厌击钟而食、列鼎而烹的富豪生活,希望有“浊醪粗饭”颐养天年就足够了。这只不过是诗人在生活重负之下最起码的要求,虽不太乐观积极,仍体现了诗人不愿趋奉权贵、追慕荣华的高洁品质。遗憾的是,诗人在那个年代根本无法遂愿,第二年即因贫病交加,客死在洞庭湖的船上。


  《清明二首》的第二首,在内容上是第一首的继续和发展,诗人具体追忆了自己的漂泊生涯,把抒怀的笔调推向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久远的往昔。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60),杜甫携妻带子,为避关中饥馑前往秦州(今甘肃天水),自那以后到大历四年,时光已过去十个春秋,诗人也从48岁到了58岁。起句“此身漂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即强调了漂泊之苦与漂泊之愁,但是情牵政治,心系朝廷,不论何时何地,诗人总是无法摆脱这种苦恋式的心境,特别是“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两句,恰恰是他身在湖湘、遥念京都的具体体现,因此这首诗抒写的情感状态,带有封建时代有志之士共同的情感悲剧特征——本想经邦济世,兼善天下,但是个人的命运却因政治的变迁沉浮,最终往往报国无门,彷徨苦闷,这是自屈原以来乃至整个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大不幸。


  今又清明春草绿,复缅先人寄哀思。再次捧读相关的诗词,不能不让人唏嘘喟叹:同是唐代诗人,同列杜家贤达,同为触景感怀,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多少呈现出一点亮色,寄予了一些希望;而杜甫的“白苹愁杀白头翁”,影射的却是诗人的命运悲剧、心灵悲剧,同时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哀哉!苦哉!


  (编辑:悦声)